[实用新型]手机天线模块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01967.7 | 申请日: | 2007-0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922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 发明(设计)人: | 郑克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禾昌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H04Q7/32;H01Q1/2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129江苏省苏州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机 天线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手机天线模块,特别是指一种不会造成接触接口损伤,能确保通信讯号稳定的接收,并能够简化结构与制程、降低成本的手机天线模块。
背景技术
通讯科技的发达,时下人手一机已非常的普遍,且根据统计全球手机的数量因为宽带、造型及多功能不断推陈的推波助澜将可突破六亿。手机无国界、无远弗届的便利性,取抉于手机可分别接收与辐射各种通讯频段的电磁波的天线模块,是以,天线模块的设置对于手机是非常重要的构造的一。
习知手机的天线模块至少包括天线、馈入端子及接地端子,其中该馈入端子与接地端子的一端可与主机板接触,另一端则分别与天线的馈入部及接地部接触,藉以传递通讯讯号。目前内藏式手机天线有两主流,一是以铜片冲压而成,另一则是以微影蚀刻或印刷方式制造的铜箔天线,但前者不易贴附于壳体的曲面上,因而天线与壳体表面之间所存在之间隙容易在振动的环境下,使得通讯讯号不稳定而会有噪声产生,后者虽有甚佳的曲面贴附性,但因其较薄的接触接口而有容易损伤的缺点。且,习知天线的馈入部、接地部与馈入端子、接地端子采接触式的电性连接,也易受微振腐蚀(Fretting)的影响,导致通信讯号不稳定与寿命的缩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手机天线模块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天线的馈入部、接地部与馈入端子、接地端子之间的固定式连接,一方面以黏贴取代接触的连接方式,以避免薄膜接口易刮伤的缺点,另一方面则适于振动环境,不会有微振腐蚀的顾虑,能确保通信讯号稳定的接收及通信质量,并能减化结构与制程、降低成本及提高使用寿命。且,更可因馈入与接地端子安装在机壳侧,主机板上的接点(Pad)仅剩接触对偶的功能,因而面积可以缩小。
本实用新型手机天线模块的又一目的,在于藉凸点数组作为连接接口,以使天线与馈入/接地端子间的电性连接,和天线与机壳间的机械固定所使用的黏胶单一化,因而可以简化零件制造与天线组装。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手机天线模块包括:具天线主体、馈入部与接地部的天线,及馈入端子、接地端子,其特征在于:该馈入部与接地部上设有凸点数组,其表面藉黏胶分别与该馈入端子与接地端子的接触部连接,藉以产生接触正压力使得该等凸点数组刺破该馈入端子与接地端子表面的氧化层,令该馈入部与接地部可分别与该馈入端子与接地端子形成电性导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而易见的实质性特点和优点:该凸点数组以三角形排列为最佳,且三角形数组的至少一顶角是形成缺口,用于将空气/黏胶排溢。该黏胶可采感压胶(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且,于黏贴过程中,藉抚平与施压,来排挤封闭区域内的黏胶和空气,因而形成压差产生一净压力于接口,该净压力连同黏胶的黏着力,使得所述封闭区域作用如同小吸盘,以提供对连接接口电性接触的维持。本实用新型手机天线模块再一特征,在于进一步设有保护层,是覆盖固定于该天线上,以提供补强力,有助于维持该等凸点数组稳定的正压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手机天线模块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图1的组合图。
图3为图2的3-3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手机天线模块的三角形凸点数组的单一图例。
图5A至图5D为本实用新型凸点数组的工作原理。
图6A、图6B为本实用新型手机天线模块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及组合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手机天线模块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号说明
1、1’、1”手机天线模块
2、2’、2”天线
3、3’、3”接地端子
4、4’、4”馈入端子
5、5’保护层
6、6’壳体
7 主机板 8黏胶
9”连接片
20接收部
21、21”馈入部 22、22” 接地部
30、31馈入端子的两端
40、41接地端子的两端
310、410 干涉部 32、42 接触部
F1 大气压力 F2 黏着力
F3 补强力 F4 回弹力
F5 正压力
40 缺口
210、220凸点数组
60、60’外表面
62、62’外表面的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禾昌兴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禾昌兴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19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