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节能多功能下料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1740.2 | 申请日: | 2007-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074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发明(设计)人: | 陆存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存林 |
主分类号: | B26F1/38 | 分类号: | B26F1/38;B26D7/00;B26D5/00;B65H20/02;B65H20/16;B26F1/44;B26D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043江苏省盐城市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节能 多功能 下料机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冲花冲孔的下料机械,适用于绣花业、制鞋业、服装、皮革、EPE、橡胶、纸业、塑料、卷材、片状材料的冲切,实现电脑程序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操作安全方便,功耗低,自动化程度高。
背景技术:
参考国内目前机电相结合的普通冲切下料机,该机虽然实现机电控制,但该机只能采用单个刀模,只能局限于对小宽幅面料的冲切、大宽幅面料无法冲切下料,由人工操作冲切下料,冲一次,同时用人工移动一下刀模,再往复冲切,还需要人工将冲切下来的废边角料进行用手工排出,时常刀模排料孔被堵塞,用人工进行排出刀模上堵塞的废料,不但速度慢、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又大。对下料的原料造成一定的浪费,操作工如注意力不集中,操作失误,时有将手冲伤。像这种冲切下料机已不能适应我国现代化工业发展的需要,既保证操作安全,又要提高工效,急需要科技创新。近年来有关科研机构及企业的技术人员不断地去探索研究解决冲切下料机存在的技术难题,虽然该机技术上做了多处的改进,取得一定效果,但在生产实践中,仍然存在着尚未克服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节能多功能下料机,克服了普通冲切下料机采用的单个刀模冲切下料,工作效率低,速度慢,劳动强度大,存在着安全性能差的技术缺陷。该机由机械、液压、气流学原理和电脑编程控制相结合设计而成。利用步进电机根据不同大小宽幅的面料或花形对卷材、片材实行自动送料,一机能安装多个刀模冲切下料、操作安全、方便。将冲裁下来的碎片废边角料,落入废料收集箱里,利用气流吹入垃圾袋里,保护了工作场地的环境卫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高效节能多功能下料机含有机架、电脑控制柜装置、卷材自动送料装置、刀模与废料收集装置、平衡装置,片材前自动送料装置,片材后自动送料装置、机架是一个长方形状,是用钢板焊接而成的龙门形结构框架、电脑控制柜上端设有一个触屏式显示屏,触屏式显示屏下端是按钮,电脑控制柜内面设有集成控制线路和主机机架线路连接在一起,卷材自动送料装置连接在机架后端,与工作台相平行,废料收集箱设置在工作台前面的下端位置,平衡装置设置在机架下面的中心部位,片材前自动送料装置设置在机架后面与工作台平面相连接,片材后自动送料装置与片材前自动送料装置的后端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高效节能多功能下料机采用了电脑编程控制技术、及机械、液压、气流学原理技术综合优化设计而成,根据宽幅不同面料的卷材实行自动送料、自动冲裁不同的花形及大小孔,质量好、精度高。将冲切下来的碎片的废边角料落入废料收集箱里,利用空气压缩机的高压气流将废料收集箱里的碎片废边角料经过废料排出口排出到垃圾袋里。使工作场地既清洁又卫生。将卷材自动送料装置拆掉,换上片材前自动送料装置及片材后自动送料装置,更换十分方便、快捷,将各种不同规格的片材能准确的输送到主机工作台上进行冲切下料,解决了由人工手推片材冲切下料的难题,提高了输送速度,填补了国内空白。该机平衡装置是采用了杠杆原理,用来平衡各个油缸的力和运动,将油缸产生的小吨位力转换成大吨位的冲切力,该平衡装置,机械性能稳定,故障率低。国内的下料机,一机一个刀模进行冲切下料,经过以科技创新,设置成一机多模,一次性能安装8个-20个刀模,一机多模同时进行冲切下料,提高了生产效率8-20倍,节能十分明显,降低消耗、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既安全、操作又方便、自动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实用新型高效节能多功能下料机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绘出:
图1是高效节能多功能下料机主机主视图。
图2是高效节能多功能下料机电脑控制柜装置立体图。
图3是高效节能多功能下料机主机左视图。
图4是高效节能多功能下料机卷材自动送料装置结构原理图。
图5是高效节能多功能下料机刀模与废料收集装置结构图。
图6是高效节能多功能下料机平衡装置部件结构图。
图7是高效节能多功能下料机片材前自动送料装置结构传动示意图。
图8是高效节能多功能下料机片材后自动送料装置结构传动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存林,未经陆存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17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铁路车辆转向架测试台
- 下一篇:废旧电池翻新修复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