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贴纸机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1633.X | 申请日: | 2007-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006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发明(设计)人: | 辛复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旭电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27/10 | 分类号: | B65B27/10;B65B35/30;B65H35/0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成义生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贴纸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贴纸机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增强黏着可靠度、提高工作效率以及节约贴纸的贴纸机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中使用贴纸捆束线材都是以手工方式来完成,在手工操作的过程中,工人的手汗容易沾湿贴纸的黏接面,使得该黏接面的黏性因此而降低;而另一方面,由于线材为立体状,要将线材均匀地黏贴上贴纸,必须耗费太多工作时间,工时太长则相对地使得工作效率降低;而再一方面,由于贴纸加工时,每一段黏贴于线材上的贴纸需要适合的长度,贴上的贴纸太短则被黏贴的线材捆束不够牢固,如果黏贴的贴纸太长则浪费贴纸,但是,如果每一次都要切割出适当的贴纸长度去贴上线材,则会耗费工时,使得工作效率降低,也容易沾湿贴纸的黏接面以及浪费贴纸。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改善贴纸黏性、提高工作效率、节约贴纸的贴纸机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贴纸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多个压平件,所述多个压平件同轴设置于该支撑架上;多个滚轮组,所述滚轮组安装于该支撑架上,而且该滚轮组位于该压平件的下方;及一切断单元,其设置于所述滚轮组后方,该切断单元包含一推动件及多个切断件,所述切断件间隔设置于该推动件上,并且位于所述滚轮组的一侧。
所述支撑架设有一第一转轴,所述多个压平件间隔安装于该第一转轴上。
所述贴纸机结构还包括一夹取单元,该夹取单元包含多个夹取件及一旋转轴,该旋转轴装设于该支撑架上,所述多个夹取件间隔设置于该旋转轴上。
所述支撑架上设有保护装置,所述多个切断件位于该保护装置下方且可收入该保护装置内。
所述贴纸机结构还包括多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架具有一第二转轴,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滚轮组同轴安装于该第二转轴上。
所述滚轮组包含两个板体,该两个板体之间具有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内容置一滚轮,该滚轮供贴纸缠绕。
所述支撑架设有一第一固定轴,所述两个板体与所述支撑板安装于该第一固定轴上。
所述支撑架具有一第二固定轴,该两个板体其中之一安装于该第二固定轴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用本实用新型去代替传统的人工贴纸,可以增强黏着可靠度,并提高工作效率;且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切断单元去代替传统工艺中的人工切断贴纸,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黏贴的可靠度以及降低贴纸成本。
本实用新型贴纸机结构,在滚轮上装设贴纸,并且将线材放置于贴纸的黏接面,此时该第一转轴转动,带动该等压平件去将线材压置于贴纸的黏接面上,使得线材均匀地贴上贴纸。藉由上述的设计,增强了贴纸黏着可靠度以及提高了工作效率。
已贴上贴纸的线材被滚轮带动到该切断单元前方时,该夹取件先夹住该线材,之后该切断单元的推动件往前移动去推动该等切断件伸出该保护装置去切断贴纸,并且每次切断的贴纸长度固定。如此线材上都已平均地贴上等长度的贴纸。藉由上述的设计,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黏贴的可靠度以及降低贴纸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的黏贴与传送的动作分解图(A);
图3B是本实用新型的黏贴与传送的动作分解图(B);
图3C是本实用新型的黏贴与传送的动作分解图(C);
图4A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切断与夹取的动作分解图(A);
图4B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切断与夹取的动作分解图(B);
图4C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切断与夹取的动作分解图(C);
图4D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切断与夹取的动作分解图(D)。
说明书附图中主要组件符号说明如下:
1 支撑架
11 第一转轴 12 第二转轴
13 保护装置 14 第一固定轴
15 第二固定轴
2 压平件
3 滚轮组
31 板体 32 容置空间
33 滚轮
4 切断单元
41 推动件 42切断件
5 夹取单元
51 夹取件 52旋转轴
6 支撑板
7 贴纸
8 线材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旭电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万旭电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16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