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流管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1581.6 | 申请日: | 200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098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徐秉朗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秉朗 |
主分类号: | E03F3/04 | 分类号: | E03F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16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流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改善室内外环境、环卫、和污水处理。一种放在污水井中能使其排出流畅的导流管。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污水井中没有导流管设置,建筑物只是把污、废水直接排放在井中。由于污水中固性物大都悬浮在上面。当污水排入井中后,水流走,固性物滞流。固性物逐渐增多悬浮在上层。越积越多,越多越滞流,从而促使污水井液面升高。当液面升高到淹没出水口时,就使建筑物污水管排水形成背压。当背压超过底层排水设施存水弯中水封高度时,建筑物上层排水,污水管中的臭气就会从底层或立管相连水封高度最底的排水设施中冒出(此现象在新、老小区中多有存在);当上层排水量大时,水在立管中形成水塞。水塞产生压力,把其下的管中气体短时间里压出在下层的排水设施中,此时就形成臭气带污水一起喷发现象(此现象在新老小区中时有发生);固性物继续增多,水位继续上升,直止从井盖中溢出(此现象在新老小区中有发生);有背压后污水立管在排出口部流速降低,使固体物质在出口处易沉积,使立管排水不畅,加快堵塞。当上层大量排水来不及排出时,管中污水就会返流到底层用水设施中,甚至流到地面。总上所述,给人们室内、外居住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同时,固性物大量积聚在污水井里,因污水井容量小,降解能力差,使相连的化粪池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处理能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污水井悬浮固性物不能畅通,给室内、外环境造成危害、污染、使污水处理设施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处理能力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污水井导流管。它把污水排出口与外围污水管在污水井中用开孔、开槽的管子进行连接导流,使排出的悬浮固性物在导流管中上方导流,随着水量排放被及时疏排到管系中,不使其漂浮、滞留在污水井(尤其是末端污水井)上面。就不会使液面升高而造成背压。就不会出现污水管中臭气、臭水溢出室外、喷发到室内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现象。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管子制成直通、弯头、三通、四通等导流管,在管下面开宽槽以与井体相通,并使比重大的大块固性物沉淀,上方开孔以排出气体,每个分叉管都有拉延、波纹、软管段以适应井中不定位设置的排出口连接伸缩需要。管子连接采用内、外卡接、等形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室内外污水管畅通、避免出现污染室内、外环境现象、使污水处理设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作用、结构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直通管构造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三通管构造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弯管构造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套管伸缩节构造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的内弹式卡圈接口构造图。
图6是本发明第四个实施例的外卡圈A式接口构造图。
图7是本发明第五个实施例的管件卡接构造图。
图8是本发明第六个实施例的外卡圈B式接口构造图。
图9是本发明第七个实施例的拉簧外卡式接口构造图。
图中1-1。丝接卡子,1-2。直通管,1-3。波纹管,1-1-1。丝接卡子元宝螺丝,1-1-2。丝接卡子内丝螺帽,1-1-3。丝接卡子卡架,2-1。丝接卡子,2-2。三通管,2-3。波纹管,3-1。丝接卡子,3-2。弯管,3-3。波纹管,4-3。套管,5-1。内弹式接口卡圈,6-1。外卡式A式卡圈,7-4。管件卡接结构,8-1。外卡B式卡圈,9-1。接口外卡A式拉簧,9-2。接口外卡B式拉簧。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图2、图3的实施例中用不同规格管子按污水井标准尺寸制成不同规格的直通管(1-2)、三通管(2-2)、弯管(3-2)等形式导流管。其上方打孔,下方开槽,各管段中设波纹管(1-3)、(2-3)、(3-3)伸缩结,端部制作成丝接卡子(1-1)、(2-1)、(3-1)形式接口。卡口宽度比所相连的管子壁厚稍大。丝接卡子卡架(1-1-3)一边与内壁相贴合(弧同内壁),另一边在外侧相对位置有丝接卡子内丝螺帽(1-1-2),其上有丝接卡子元宝螺丝(1-1-1)。
在图4第二个实施例中用套管(4-3)结构代替波纹管伸缩结(1-3)。其余同首例。
在图5第三个实施例中用内弹式卡圈接口卡圈(5-1)代替丝接卡子(1-1)。其余同首例。
在图6第四个实施例中用外卡圈A式接口卡圈(6-1)代替丝接卡子(1-1)。其余同首例。
在图7第五个实施例中用管件卡接结构(7-4)进行组装。其余同首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秉朗,未经徐秉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15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