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脚踏手拉自行车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1556.8 | 申请日: | 2007-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2266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9 |
发明(设计)人: | 蒋年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年贵 |
主分类号: | B62K3/00 | 分类号: | B62K3/00;B62M1/1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俞宗耀 |
地址: | 201102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脚踏 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自行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脚踏、手拉双动力自行车的结构。
背景技术
自行车是人们常用的交通、健身工具,具有环保、无污染、使用方便等诸多优点,但是在长途旅行、顶风或爬坡骑行时仍感到费力,有体能消耗大,速度不够快等缺点。电动自行车结构复杂、充电骑行路程有限,电用完后,因车辆的自重重,骑行费力,电瓶的环保问题还有待解决;变速自行车也存在结构复杂和变档的可靠性问题,而且骑行时只有双脚不停地踩踏作圆周运动,双手基本上保持静止不动,在寒冷季节骑自行车,往往双手容易受冻麻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环保、可脚踏、手拉骑行轻便的自行车。
为达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脚踏手拉自行车,包括车架、前后车轮,其特征在于:在车架的前车叉上置有拉动变幅车叉,所述拉动变幅车叉与所述前车叉通过活动连接点连接,所述拉动变幅车叉端部置有的转向半圆环与连接钩、变幅杆、导索绳、拉动链和拉簧依次连接,所述拉簧的另一端与后轮车架连接固定,置于车架后轮轴左侧的拉动飞的齿与所述拉动链的孔啮合相接。
所述变幅杆端部,通过转动轴与车架连接。
所述拉簧和所述导绳索分别置于固定在车架上的导滑轮轮辋的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与现有自行车通用件多、生产成本低;可达到脚踏骑行和手拉加速双重效果,行驶轻便快捷,节省体力;而且骑行时,手、脚均处于活动状态,特别是改善手指间的血液流动,有利于身体健康。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拉动变幅车叉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1的A向视图)
图中,1-拉动变幅车叉;2-连接点;3-转向半圆环;4-连接钩;5-变幅杆;6、6′-导滑轮;7-导索绳;8-拉动链;9-拉簧;10-拉动飞。
具体实施方式
从图1和图2所示可见,一种脚踏手拉自行车,包括车架、前后车轮,其特征在于:在车架的前车叉上置有拉动变幅车叉1,所述拉动变幅车叉1与所述前车叉通过活动连接点2连接,拉动变幅车叉是手拉机构关键部分,起龙头向后拉动、向前复原作用。所述拉动变幅车叉1端部置有的转向半圆环3使龙头转向时,不影响其它机构动作。转向半圆环3与连接钩4、变幅杆5、导索绳7、拉动链8和拉簧9依次连接。所述拉簧9的另一端与后轮车架连接固定。置于车架后轮轴左侧的拉动飞10的齿与所述拉动链8的孔啮合相接。手向后拉拉动变幅车叉1时,拉动链8带动拉动飞10转动,起到加快车速及减轻脚踏力量作用。手拉停止时,拉簧9使拉动链8复位。变幅杆5的一个端部,通过转动轴与车架连接,所述连接钩4与变幅杆5的连接点偏置靠近转动轴一端,变幅杆5的另一端部与导索绳7相连接,以转动轴为原点,连接钩4和导索绳7作用点的力臂有差异,所以变幅杆5有杠杆作用。
所述拉簧9置于固定在车架上的导滑轮6轮辋的凹槽内,所述导绳索7置于固定在车架上的导滑轮6′轮辋的凹槽内,使拉簧9和导绳索7保持良好的运动轨迹。
本实用新型系对现有的普通自行车的结构改进,保留置于现有产品后轮轴右侧的自行车链和飞,平时依然可以按习惯脚踏骑车,在长途旅行,顶风或上坡时,可将拉动变幅车叉向后拉动,通过连接钩和变幅杆向前拉动导索绳,最终使拉动链带动后轮左侧的拉动飞,使车辆加速前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年贵,未经蒋年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15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洁式空气过滤器
- 下一篇:正三轮摩托车发动机减震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