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温度感应自动关闭式防火闸门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01297.9 | 申请日: | 2007-0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015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 发明(设计)人: | 陈耀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耀乾 |
| 主分类号: | A62C2/10 | 分类号: | A62C2/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温度 感应 自动 关闭 防火 闸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火闸门结构,特别是指一种温度感应自动关闭式防火闸门结构。
背景技术
防火/排烟闸门是广泛应用在各种场所的空调与消防系统中,其是随系统规划而配合空调或防火设计,其中包含一种防火闸门1(如图1所示),其一般是安装在风管2穿越两室间3之间隔间墙4的通风口5上使用,而在平时,所述的防火闸门1是保持常开状态,供空气可随系统规划而在不同室间3之间自由流通;而当某一室间3现场发生火灾如图1所示的中间室间3,而且其温度又升高至大于系统规划的默认值时,则所述的防火闸门1须能快速关闭,以阻挡火势沿着风管2而从隔间墙4上通风口5流窜蔓延至其它室间3。
又风管2内的空气流通情形可随系统规划而分为静态流通与动态流通,前者的静态流通是自然流通,其风管2内的风速甚微而如一般通风效果,因此对通风口5处风管2中的防火闸门1叶片不会产生太大的风阻力或影响其叶片的关闭动作;而后者的动态流通则是利用送风机配合驱动,致风管2内的风速或风力较强,也因而对风管2中的防火闸门1叶片在关闭动作时会产生风阻力。因此,当所述的防火闸门1要快速关闭以阻挡火势沿着风管2蔓延时,不论是静态流通与动态流通,均须确保其能自动快速关闭,否则容易造成火势蔓延而失去所述的防火闸门的防火功能。又,依目前市场态势而言,所述的防火闸门1的设计不但须满足结构简化、成本降低的市场需求,且尚须兼顾使用功能良好并能符合消防防护设备相关法规的规定,然而,现有的防火闸门却无法或难以同时兼顾上述多重条件;本实用新型即是针对现有防火闸门的缺点而加以创新设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温度感应自动关闭式防火闸门结构,平时所述的闭锁器可钳制折迭的遮幕体以使其保持常开状态,而当现场发生时,所述的闭锁器可在温度超过限值时自动崩解,以使遮幕体的数片叶片因本身重力自动下落展开而达成关闭状态,以简化防火闸门结构、降低成本,并兼可提升防火闸门的防火效率。
本实用新型再一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温度感应自动关闭式防火闸门结构,当闭锁器因温度超过而自动崩解时,遮幕体的数片叶片可凭借本身重力与所述的弹性件的向下弹性回复力而快速向下展开以自动关闭闸门,以增进遮幕体的向下关闭力道以对抗风管内的风阻力,而确保防火闸门在紧急时能快速且自动关闭的使用功效。
本实用新型又一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温度感应自动关闭式防火闸门结构,其进一步在方形外框架的内部通道的前、后端的环周缘边设置一适当高度(宽度)的凸缘,以遮蔽遮幕体与外框架内面之间的空隙,以增进遮幕体的遮蔽效果并有效提升防火闸门的防火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温度感应自动关闭式防火闸门结构,其是应用在建筑物的空调或消防系统中如安装在风管穿越隔间墙的通风口上使用,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方形外框架、一遮幕体、与温度感应式闭锁器,其中:方形外框架,其长宽比例与大小是配合风管设计,使其可以截面方式架设在隔间墙上供风管穿过的通风口上,而使其内面空间构成一供空气流通的通道;遮幕体,其是由数片相等尺寸的叶片由上向下依序平行排列且相邻二叶片中上叶片的下端面是与下叶片的上端面以平行枢接方式串联组成一可纵向折迭的多片式遮幕体,遮幕体的数片叶片可依序交叉折迭收合在外框架的内通道的上端以形成开通状态,或向下掉落并展开而遮蔽住通道以形成关闭状态;温度感应式闭锁器,是跨设并闭锁在已折迭收合在外框架的内通道上端的遮幕体的下方,以钳制遮幕体而阻上其向下掉落或展开,又闭锁器上设有一可自动崩解的保险片,当温度超过所述的保险片预设的温度限值时,保险片会自动断裂分解。
较佳的,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附加以下技术特征:
相邻二叶片之间是利用叶片的一端成型为一内套筒形状,而另一端成型为一与内套筒配合的外套筒形状,内、外二套筒相互套合,在相邻二叶片之间构成一折迭收合或展开的枢轴。
所述的闭锁器是包含前、后端各一支架与一保险片,而所述的保险片是一长片体结构,其崩解点在长片本体的中段处,且其前、后端分别与前、后端的支架连结,而所述的前、后端支架是分别固设在外框架的上端面的前、后二外缘边上,保险片前、后向跨设并闭锁在已折迭收合在外框架内上端面的遮幕体的下方。
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组设置在遮幕体的最底叶片与外框架的内底面之间的弹性件,使遮幕体的数片叶片依序折迭收合在外框架的内通道的上端而形成开通状态时,所述的最底叶片因受所述的弹性件作用而保持向下的弹性回复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耀乾,未经陈耀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12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激发液液位探测装置
- 下一篇:水位智能测量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