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雨水过滤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1182.X | 申请日: | 200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636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周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衍达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5/00 | 分类号: | B01D35/00;E03B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刚;赵海生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雨水 过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雨水回收利用装置,尤其是有关于一种收集雨水的雨水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水是个重要天然资源,雨水再利用系统,已经广为各界所使用,市面上也有很多雨水再利用实施个案,所谓的雨水就是降雨,一般是利用大楼屋顶收集,透过管线集中至集水槽初步储存。一般习惯再生的雨水是提供浴厕冲洗及浇灌使用,为了安全不能饮用,也最好不要接触皮肤,浴厕的水龙头则使用自来水。依工业研究机关的统计,国内各用水户的用水结构主要以卫浴比例最高,达50%以上,其中冲厕所占比例更达30%以上,所以搜集雨水做为冲厕用水,是简单又符合经济效益的做法。
然而市售的雨水过滤器,存在一些问题诸,如上、下盖部份无法分离,维护人员不方便清理杂物以及过滤装置是长方型状,容易导致树叶或树技卡住在过滤管当中,进而造成雨水过滤器收集雨水效率变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雨水过滤装置,以克服传统雨水过滤器所存在的不完善之处,达到易于维护整理,过滤效果良好的使用目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雨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上套接管,其包括接水管、上套底座及出水部;
一下套接管,其包括出水管及下套底座;
以及
一过滤环,其为中空环状体,上部和上套接管的上套底座相结合,下部和下套接管的下套底座相结合,中段内设置有锥体过滤装置,其连接有分水管锥锥。
其中,组成上套接管的接水管、上套底座及出水部,其部份或全部为一体成型或可分解地组装在一起。
其中,锥体过滤装置由不锈钢、铝合金、塑胶、白铁材料构成。
其中,锥体过滤装置组装结合在过滤环中。
其中,分水管组装结合在过滤环中。
其中,组成下套接管的下套底座及出水管为一体成型或可分解地组装结合。
其中,过滤环的分水管为L型、长条型、U型或W型。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雨水过滤装置具有可拆解容易清理的效果,其上套接管的接水管可以接受雨水,并可将雨水导入过滤环中,外部物质如树叶会被锥体过滤装置过滤到下套接管,下套接管的出水管并和排水系统相连接,渗有杂质的雨水会顺着排水系统流出,干净的雨水则会透过锥体过滤装置流到分水管到集水容器。
为了能让审查员能更易于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请参阅以下附图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雨水过滤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雨水过滤装置的透明组合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雨水过滤装置的组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雨水过滤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如图所示,其包括:上套底座10、接水管11、过滤环20、锥体过滤装置21、分水管22、下套底座30及出水管31;上套接管40是由接水管11、上套底座10及出水部12所组成,下套接管50是由下套底座30及出水管31所组成,一过滤环20,其为中空环状体,上部和上套接管40的上套底座10作结合,下部和下套接管50的下套底座30作结合,中段内设置锥体过滤装置21,并接有分水管22。
通过如此结构,上套接管40的接水管11可以和蓄雨槽相连接经由接水口110接受雨水并透过出水部12的出水口120,将雨水导入过滤环20中,外部物质如树叶会被锥体过滤装置21过滤到下套底座30的出水管31,出水管31的出水口32并和排水系统相连接,渗有杂质的雨水会顺着排水系统流出,干净的雨水则会透过锥体过滤装置21流到分水管22,再通过分水管出口220到集水容器。
值得一提,市售的雨水过滤器的上套接管40及下套接管50不能分解,本实用新型上套接管及下套接管可分解各部,目的在于更方便安装及清洁。
请参阅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雨水过滤装置的透明组合示意图。如图所示,其包括:上套底座10、接水管11、过滤环20、锥体过滤装置21、分水管22、下套底座30及出水管31;上套接管40是由接水管11、上套底座10及出水部12所组成,下套接管50是由下套底座30及出水管31所组成,一过滤环20,其为中空环状体,上部和上套接管40的上套底座10作结合,下部和下套接管50的下套底座30作结合,中段内设置有锥体过滤装置21,并接有分水管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衍达企业有限公司,未经衍达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11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