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台锯机的劈刀调整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0987.2 | 申请日: | 2007-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241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嘉盛;詹育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圣杰机器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59/00 | 分类号: | B23D59/00;B27G19/02;B23Q11/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国城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锯机 劈刀 调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台锯机,更详而言之是指一种台锯机的劈刀调整结构。
背景技术
图1揭示一种现有台锯机1,其包含一基座2、一连接组件3、一锯片4与一劈刀5。该连接组件3得带动该劈刀5随着锯片4的升降而同步位移,该劈刀5的作用在于防止被加工物(如木材)于锯切过程中,已先经过锯片4切割的部分发生不当的夹合,而对工作人员产生危险。
上述劈刀5虽具有提供安全防护的效用,但为达成此效用,劈刀5的摆置须与锯片4的锯切方向位于同一延伸线L1上,如图1所示即是,如此方可确保被加工物稳定地被锯切而不至于与劈刀5发生相互干涉情形,但在多数情形下,劈刀5的组装往往因其与连接组件3之间的配合尺寸精度不够精确,导致组装后的劈刀5的摆置方向未能与锯片4的锯切方向位于该同一延伸线L1上而有些微偏摆情形产生(如图2所示),抑或,组装后的劈刀5不慎遭受外力碰撞亦将发生劈刀5朝锯片4旁侧偏斜错位的情形,如此一来,经锯片4切割后的被加工物的夹缝难能对准劈刀5,致使干涉情形发生,而危害操作人员的安全;所以,劈刀5的摆置方向与锯片4的锯切方向必须位于同一延伸线是极为重要的。
有鉴于此,本案发明人乃经详思细索,并积多年从事锯切机具的开发与制造经验,终而有本实用新型的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台锯机的劈刀调整结构,以方便使用者调整劈刀与锯片对位,使得锯切作业顺畅且安全。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台锯机的劈刀调整结构,包括一固定板件,该固定板件具有一端板与至少一长槽孔,该端板具有一第一抵面与前述长槽孔;一调整件,是以可相对该固定板件移动的方式与该固定板件结合,该调整件具有一端部与至少一穿孔,该端部具有前述穿孔以及一第二抵面与该第一抵面接触;至少一锁杆,该锁杆具有一自由端穿过该调整件的穿孔与该固定板件的长槽孔,并与对应的锁固件结合;一劈刀连接于该调整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者可透过旋松锁杆,并在调整完该调整件的位置后,再旋紧锁杆,使劈刀的摆置方向与锯片的锯切方向位于同一延伸线,达到调整劈刀位置的目的,避免了危及操作者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台锯机的劈刀与锯片同步升降结构;
图2为图1的顶视图,揭示劈刀未位于锯片的锯切方向的延伸在线;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台锯机的劈刀调整结构的顶视图;
图4为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5揭示本实用新型劈刀未位于锯片的锯切方向的延伸在线,且向外平行偏移;
图6揭示本实用新型调整件未受扳动时的位置图;
图7揭示本实用新型调整件被往固定板件内侧水平扳动;
图8揭示本实用新型调整件被往固定板件外侧水平扳动;
图9揭示本实用新型劈刀未位于锯片的锯切方向的延伸在线,且向外偏移一角度;
图10揭示本实用新型调整件未受扳动时的位置图;
图11揭示本实用新型调整件被往固定板件内侧旋转扳动;
图12揭示本实用新型调整件被往固定板件外侧旋转扳动;
图13揭示本实用新型定位销伸入劈刀与固接板;
图14揭示本实用新型定位销伸出劈刀与固接板;
图15揭示本实用新型劈刀位置高于锯片位置;
图16揭示本实用新型劈刀位置与锯片位置等高;
图17揭示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端板与转接板的另一弧形设置配合方式;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台锯机的劈刀调整结构;
图19揭示上述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端板与转接板的另一弧形设置配合方式。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台锯机的劈刀调整结构
12固定板件 13侧板 14、14’端板
141内凹弧面 141’ 外凸弧面
142第四抵面 143长槽孔
15调整件 16固接板 161定位孔
162导孔
17靠板 171贯孔 172平面
18、18’转接板 181穿孔
182外凸弧面 182’内凹弧面 183第
三抵面
19劈刀 191卡孔 192导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圣杰机器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圣杰机器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09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管式磁流变制动装置
- 下一篇:电动自行两用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