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面光源的光均匀元件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0846.0 | 申请日: | 2007-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840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戴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仪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5/00 | 分类号: | F21V5/00;G02F1/1335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万学堂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源 均匀 元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面光源的光均匀元件,尤指一种将下方背光光源更均匀扩散,呈一均匀的出光辉度的光扩散板。
背景技术
由于液晶本身并不具有发光特性,故液晶平面显示器需要一背光模组,而目前背光模组概分为侧入式及直下式两种,其中最大差别即是灯管设置位置的不同。
以直下式背光模组来说,其主要将复数灯管放置于一具有反射层的外壳内,以将灯管的光线向上反射出去,再于外壳开口处设置有光扩散板、扩散片、棱镜片等元件,进一步将灯管光源更均匀的混合,再提供予上方的液晶层作为显影平面光源用。
由于液晶显示器主要诉求为外型轻薄,故为追求此一目标,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厚度不能过大,如此,液晶面板靠近灯管位置较亮,而灯管与灯管之间的亮度则较暗,是以,为了使得背光模组出光光源更为均匀,各家厂商无不在光扩散板上投入研发的资源,使得出光平面光源亮度更加均匀。
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开第200519466号“扩散板及采用该扩散板的背光模组”发明申请案,其揭示一种背光模组的扩散板的结构,该扩散板的下端面形成有V型槽结构,以达到光均匀扩散的目的。此外,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M252937号“具有扩散粒子层的扩散板”实用新型专利,是在扩散板上加入一扩散粒子层,由于扩散粒子层内扩散粒子具有相对折射率,能折射光线,达到均匀扩散的目的。
光扩散板相对于灯管及液晶面板具有下入光面及上出光面,而由上述两种扩散板的设计与目前扩散板的光扩散设计,均只是单就下入光面或上出光面进行改良,故其光均匀扩散的效果有限,均非最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面光源的光均匀元件,具有高光均匀扩散度,有效提高平面出光光源的均匀性。
欲达上述目的所使用的主要技术手段是令该面光源的光均匀元件包含有:
一上出光面,形成有一非平面折射结构;及
一下入光面,形成有一非平面折射结构。
该非平面折射结构分别为连续规则、连续不规则、不连续规则或不连续不规则的凹折射结构或凸折射结构。如此,当光扩散板下方灯管光源进入下入光面时会先折射一次,之后光线遇到上出光面时会再经过第二次折射,令光线散射更在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光扩散板设置于一直下式背光模组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施例的立体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施例的立体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施例的立体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五较佳施例的立体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六较佳施例的立体剖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七较佳施例的立体剖面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八较佳施例的立体剖面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九较佳施例的立体剖面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十较佳施例的立体剖面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背光模组 (11)反射底罩
(12)灯管 (13)扩散片
(14)菱镜片 (20)光扩散板
(21)上出光面 (211)凸块
(211a)~(211d)凸块
(212)凹槽(213)粗糙面
(22)下入光面 (221)凸块
(222)凹槽 (223)粗糙面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光扩散板20设置于一直下式背光模组的侧视图,其中该背光模组10由下至上概包含有一反射底罩11、复数排列于反射底罩11的灯管12、光扩散板20、光扩散片13、菱镜片14等;而本实用新型光扩散板20主要于上出光面21及下入光面22分别形成连续规则、连续不规则或不连续的凹折射结构或凸折射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该光扩散板20的材质可选用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C(聚碳酸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GLASS(玻璃)等透明或半透明的材质,而其结构为:
于上出光面21上形成有复数并排的平行V形凹槽212,以构成连续凹折射结构;及
于下入光面22上对应灯管位置形成有局部并排的不规则半圆球凸块221,以构成不连续凸折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仪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瑞仪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08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安防装置的门
- 下一篇:可折叠餐椅的靠背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