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背光模组的光学薄膜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0717.1 | 申请日: | 200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402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发明(设计)人: | 邱奕荣;蔡曜徽;龚大焜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G02B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组 光学薄膜 | ||
1.一种背光模组的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棱镜片,是包含复数周期性排列的棱镜图案,各该棱镜图案是分别具有一第一三角棱镜、一第一弧面棱镜及一圆角,该圆角是形成于该第一三角棱镜与该第一弧面棱镜之间或形成于该第一三角棱镜相对于该第一弧面棱镜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三角棱镜的高度是大于该第一弧面棱镜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其中各该棱镜图案更具有一第二弧面棱镜,该第一三角棱镜是位于该第一弧面棱镜及该第二弧面棱镜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其中各该棱镜图案具有一周期长度,该周期长度是介于15μm至300μ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圆角、该第一弧面棱镜及该第二弧面棱镜的曲率半径是小于0.75倍的该周期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其中各该棱镜图案更具有一第二三角棱镜,且该第一三角棱镜与该第二三角棱镜是位于该第一弧面棱镜及该第二弧面棱镜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圆角是形成于该第一三角棱镜与该第一弧面棱镜之间或形成于该第一三角棱镜与该第二三角棱镜之间或形成于该第二三角棱镜与该第二弧面棱镜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其中各该棱镜图案更具有一第二三角棱镜,且该第一弧面棱镜是位于该第一三角棱镜与该第二三角棱镜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三角棱镜及该第二三角棱镜是分别具有一顶角,该等顶角是介于75度至120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其中各该棱镜图案具有一周期长度,该周期长度是介于15μm至300μm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圆角及该第一弧面棱镜的曲率半径是小于0.75倍的该周期长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三角棱镜具有一第一高度,该第二三角棱镜具有一第二高度,该第一高度及该第二高度是分别小于0.5倍的该周期长度。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其中各该棱镜图案更具有一第三三角棱镜,且该第三三角棱镜是位于该第一三角棱镜相对于该第二三角棱镜的一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圆角是形成于该第一三角棱镜与该第二三角棱镜之间或形成于该第一三角棱镜与该第三三角棱镜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三三角棱镜是具有一顶角,该顶角是介于75度至120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其中各该棱镜图案具有一周期长度,该周期长度是介于15μm至300μm之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圆角及该第一弧面棱镜的曲率半径是小于0.75倍的该周期长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三三角棱镜具有一第三高度,该第三高度是分别小于0.5倍的该周期长度。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一基板,其是设置于该棱镜片的一侧。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基板的厚度介于30μm至250μm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精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071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携载式防砂射孔器的射孔弹
- 下一篇:多声道组合音响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