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轮胎的改良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0705.9 | 申请日: | 2007-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594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发明(设计)人: | 杨银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大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9/00 | 分类号: | B60C9/00;B60C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胎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胎的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藉由不同软硬度的胶料,以构成较佳的轮胎胎面的轮胎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与日俱增,各式各样具有轮胎的器具普及于生活周围,特别是用于运输交通工具的轮胎,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又以轮胎的设计更是大意不得,丝毫误差往往就足以酿成大灾难,而生产制造商们为控管轮胎的质量,需要对轮胎做各项数据的测量,制造出安全耐用的轮胎供消费者使用,以有益人类全体的生活;
因为合成橡胶或天然橡胶其具有较佳的回弹力道,制成轮胎后得以获得较佳的贴路效能,一般轮胎是多半采用橡胶为材料,而业者为因应不同的使用需求,以配合各种适用的车款,而轮胎质量良莠直接影响车体的操控性,因为车体于行进时,除了负荷人体重量外,还必须承受地面所施予的应力,因此轮胎除了软硬必须适中外,还需具备耐磨的特性;一般习有的轮胎由于其是采橡胶一体成形制成,胎面不论是硬度或回弹力等特性皆相同,过硬的胎面虽其接地面积小,拥有较低的滚动阻力,但其行驶于跳动路段或受震时,则因弹性不佳而影响操控的稳定性;而质地较软的胎面,相对地轮胎接地面积较大,故其拥有较佳的牵引力,但其滚动阻力大,磨耗性亦大,使用寿命短;
由于胎面过硬,弹性不佳,影响操控性,若轮胎过软,容易耗损,使用寿命短,有鉴于此,业者提出改良的方案,其是将轮胎的胎面中心设有中心部,胎面两侧缘是设有二侧缘部,该中心部是利用硬度较高的橡胶所构成,该中心部两侧的侧缘部是利用硬度较低黏度较高的橡胶所构成,利用中心部较硬的橡胶提供高耐磨、低滚动阻力的功效,且利用两侧的二侧缘部提供较高的抓地力及稳定性的功效,使此两种组合橡胶的轮胎胎面可提供较佳的抓地力、操控性以及高耐磨,如此,可解决习用的胎面仅利用单一橡胶的缺点。
然而,习用的胎面中心部虽可提供高耐磨及低滚动阻力,但由于两侧的侧缘部其材质较软,因此当骑乘时,两侧的侧缘部受应力下陷,轮胎对地的摩擦仅由中心部所承受,使用时间日久,同样容易磨损;再者,由于侧缘部是采用较软质的橡胶以获得较高抓地力,但侧缘部位于胎面两侧,当行进转弯时,其材质较软不易回复弹性,反而容易沿着侧缘部持续倾斜,而产生下陷擦滑,造成轮胎滑动的现象发生,尤其遇到沙地、下雨天等状况,此种设置是容易令使用者发生危险,甚至发生事故;因此实有加以改良的必要。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轮胎结构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轮胎结构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轮胎结构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轮胎的改良结构,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轮胎结构,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轮胎结构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的轮胎的改良结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改善习用的结构操控性不佳,回复力道不足而容易发生侧滑现象等缺点,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轮胎的改良结构,包括有一本体,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包括有中心部,该中心部是采用萧氏硬度60-75间的胶料构成,该中心部两侧是设有二侧缘部,该二侧缘部是皆采用萧氏硬度35-50间的胶料构成,该二侧缘部最外侧是设有二肩部,该二肩部是皆采用萧氏大于50以上硬度的胶料所构成,藉由上述的中心部、侧缘部以及肩部的设置,提供耐磨性高、阻力低、操控稳定性佳且防止侧滑的轮胎胎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轮胎的改良结构,其中所述的侧缘部与肩部的接合处是呈斜面。
前述的轮胎的改良结构,其中所述的本体是使用于车辆的轮胎,特别是用于自行车辆。
前述的轮胎的改良结构,其中所述的斜面的倾斜方向是由本体内侧朝外侧倾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为了达到前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内容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大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建大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07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烟筒的包装器具
- 下一篇:内窥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