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车座垫的枢钮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0352.2 | 申请日: | 2007-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265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陈克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旭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1/12 | 分类号: | B62J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践实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车 座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车座垫的枢钮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体积小、组装拆卸便利的机车座垫的枢钮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机车座垫枢钮装置,有如图1所示,其是公告第547400号「机车座垫枢钮结构改良」新型专利案中的一习用技术,其揭示了一枢钮6,该枢钮6是以一基板61固定于车台,其二侧设有侧板62,以一轴心63固设于一肋臂64a下侧后,经一侧板62穿套于另一侧,且于轴心63一端开设缺槽65向中段延伸,于缺槽65内穿设一卷绕的回复弹簧66及一阻尼器67,且轴心63穿过另一侧边的侧板62后,于其凸出端套设一套管68,于套管68上再穿套另一肋臂64,并以一C形扣环69束套于套管68前方,使套管68定位,又可令套管68及肋臂64不会由轴心63上脱落,最后,可使二肋臂64、64a结合于座垫底侧,使用时,利用回复弹簧66的弹力,可使开启后的座垫向上掀起,而阻尼器67的阻力则可限制座垫掀起的速度;然而,此种结构由于回复弹簧66与阻尼器67于制造时皆有容许的误差存在,致使组装后的座垫掀起速度难以一致,且不易调整,影响组装质量。
另外,如图2所示,其也是以上述图1的结构为基础,取消套管68及C形扣环69等组件,并于其轴心630开设缺槽65的一端旁侧设一螺孔631,另于该侧的肋臂640供轴心630贯穿的缺孔641内设一嵌片642,使嵌片642可嵌入轴心630的缺槽65内,形成肋臂640与轴心630间的同步连动,而一螺设组件632可螺穿螺孔631并抵顶缺槽65另一侧内壁,除可防止肋臂640向外滑脱,并可使缺槽65扩张而改变轴心630迫紧于回复弹簧66、阻尼器67的松紧程度,进而达到调整座垫掀起速度的目的。
然而,无论是图1还是图2所示的习见结构,其皆是将回复弹簧66及阻尼器67设置于基板61的二侧板62之间,而于基板61的二旁侧必须向外延伸一结合部,以便于基板61与车台间的结合,如此一来,二侧板62之间必须保持一适当宽度,致使基板61的体积难以缩小,而形成空间及材料上的浪费,同时,若需维修回复弹簧66或阻尼器67时,必须轴心63、630抽出(等同于完全拆解)而形成拆卸及组装的不便,增加维修成本;另外,以二肋臂64、640、64a结合于座垫底侧的结构,也直接地使生产增加,较不符合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的机车座垫枢钮装置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车座垫的枢钮装置,该枢纽装置将回复弹簧及阻尼器分别设置于座体的二支部外旁侧,这样,可有效缩小座体的占用体积,具有较佳的空间利用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车座垫的枢钮装置,其由于回复弹簧及阻尼器分别设置于枢轴的二端部,并可直接向外拆解,因此具有较佳的维修便利性,可有效降低维修成本。
本实用新型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提供一种机车座垫的枢钮装置,该枢纽装置包括:
一座体,固定于车台上,在座体上具有二平行延伸的支部;
一支撑臂,一端结合于座垫底侧,另一端延伸于座体的二支部之间,且于端部至少设有一轴孔,在轴孔内设有一贯通中心延伸的挡止柱;
一枢轴,横向贯穿于座体的二支部中段,且于枢轴的至少一端部向中段延伸一切槽,可供套合于支撑臂的挡止柱形成一连动;
一回复弹簧,具有变形后的弹性回复力,设于座体的一支部外旁侧,可供衔接于枢轴的一端与座体之间;
一阻尼器,固定于座体的另一支部外旁侧,中央可结合于枢轴的另一端侧,以对枢轴的转动形成一阻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可有效缩小座体的占用体积,具有较佳的空间利用效率;回复弹簧及阻尼器可直接向外拆解,因此具有较佳的维修便利性,可有效降低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现有机车座垫枢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另一现有机车座垫枢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构造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组合外观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座垫盖合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座垫掀起动作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构造分解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座体 11、12....支部
111、121...侧孔 122...螺孔
2.....支撑臂 21、22....轴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旭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永旭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03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水防振动全方位摄像机
- 下一篇:具有自动温度控制和防止干烧的电加热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