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气囊的护具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00251.5 | 申请日: | 2007-0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195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 发明(设计)人: | 江邦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柏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3B71/08 | 分类号: | A63B71/08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保平 |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囊 护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有关于一种具有气囊的护具,尤其是在一上下夹合的上、下气垫中,加设一垫片,并在垫片上则又再设置一弹簧,以提供使用者于使用手臂时的额外助力。
背景技术
一般的运动用护具通常是具有一含有粘扣带的长条状本体,并在长条状本体上则又设有一套环;由此套环的设置,使用者则可在将护具缠绕于手臂后,多余的部份穿越过套环,尔后则再利用粘扣带相互扣合的方式而将护具调整成可对手臂提供一定束紧力的环形体。上述的结构则如同是本实用新型所附附图的图7所示,其中可见到的是一现有的护具6,其长条状的本体61上则是设有一套环62;使用者则可利用该套环62而调整护具6在手臂上的松紧力,以提供使用者在手臂发力时,得以提供手臂一防护的效果。
由于这类的护具在使用时,仅能提供一束紧的力量,故而使用者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常会因为其仅能提供单一的束紧功效而不再穿戴;而一直要到使用者感到手臂有酸痛感时,使用者才会再将此种的护具重行戴上,以避免手臂受伤。
为能增进现有护具的功效,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改良的护具,来改善现有护具所产生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气囊的护具,其除了可提供一束紧的功效外,其尚具有可提供使用者手臂于发力时的一种助力。
为能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气囊的护具,其特征在于,其是有:
一具有气体的第一片体;
一第二片体,其固设于该第一片体之上;
一扁平弹簧,其固设于该第二片体之上;以及
一具有气体的第三片体,其固设于该第二片体之上,而将该扁平弹簧夹合于其中。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气囊的护具,其特征在于,其是有:
一具有气体的第一片体;
一第二片体,其固设于该第一片体之上,该第二片体是具有一凹槽;
一扁平弹簧,其固设于该第二片体的凹槽内;以及
一具有气体的第三片体,其固设于该第二片体之上,而将该扁平弹簧夹合于其中。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气囊的护具,其特征在于,其是有:
一具有气体的第一片体;
一第二片体,其固设于该第一片体之上;
一扁平弹簧,其固设于该第二片体之内;以及
一具有气体的第三片体,其固设于该第二片体之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气囊的护具,其特征在于,其是有:
一第一片体;
一具有气体的第二片体,其固设于该第一片体之上;
一扁平弹簧,其固设于该第二片体之上; 以及
一第三片体,其固设于该第二片体之上,而将该扁平弹簧夹合于其中。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气囊的护具,其特征在于,其是有:
一第一片体;
一具有气体的第二片体,其固设于该第一片体之上,且该第二片体是具有一凹槽;
一扁平弹簧,其固设于该第二片体的凹槽内;以及
一第三片体,其固设于该第二片体之上,而将该扁平弹簧夹合于其中。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气囊的护具,其特征在于,其是有:
一第一片体;
一具有气体的第二片体,其固设于该第一片体之上;
一扁平弹簧,其固设于该第二片体之内;以及
一第三片体,其固设于该第二片体之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气囊的护具,其特征在于,其是有:
一第一片体;
一扁平弹簧,其固设于该第一片体之上;以及
一第二片体,其固设于该第一片体之上,而将该扁平弹簧夹合于其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气囊的护具,其除了可提供一束紧的功效外,其尚具有可提供使用者手臂于发力时的一种助力。
附图说明
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技术内容,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如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气囊的护具于结合后的上视平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气囊的护具在第一实施例下的部份剖视平面图;
图4A是为本实用新型具气囊的护具第三种实施例的部份剖视平面图;
图4B是为本实用新型具气囊的护具第四种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气囊的护具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柏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欧柏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02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迷宫密封结构
- 下一篇:三维螺旋针刺管换热元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