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板承载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00119.4 | 申请日: | 2007-0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604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 发明(设计)人: | 王胜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汰科技企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D57/00 | 分类号: | B65D57/00;B65D85/4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燕秋 |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北屯***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承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基板的放置与运送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可避免玻璃基板水平堆栈置时发生破裂的基板承载器。
背景技术
间隔物(spacer)的使用范围极广,例如:多个玻璃基板封装于一包装体时的使用场合,其原理主要是将多个间隔物分别放置于各玻璃基板之间,由各间隔物区隔各玻璃基板,并达到保护玻璃基板的目的。
在运送玻璃基板时,如采用水平堆栈的方式,位于底层的玻璃基板,尤其是大尺寸的玻璃基板,常常会因为上方基板的重量压迫而发生破裂的情形。为改善此问题,便出现了垂直迭置玻璃基板的方式。但是,在某些状况下,例如:已灌液晶的面板,就不适用于垂直迭置的方式。但如以水平堆栈的方式,又容易发生面板破裂的情形。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避免玻璃基板水平堆栈置时发生破裂的基板承载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基板承载器,包含有一外框以及一间隔板,其中所述外框中具有一承载区,所述间隔板位于所述承载区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具有一支撑部位于所述承载区中。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外框具有一硬质框以及若干固定件,所述间隔板放置于所述硬质框上,各所述固定件固定所述硬质框与所述间隔板,所述硬质框上具有所述支撑部。
各所述固定件具有一上方夹片以及一下方夹片,所述上方夹片夹抵所述间隔板,所述下方夹片夹抵所述硬质框。
所述上方夹片具有一扣部,所述间隔板具有一沟槽,以与所述扣部扣接。
所述下方夹片具有一扣部,扣在所述硬质框的内侧端。
所述外框上具有若干孔。
所述外框的孔可让一载台上的若干直立杆穿过,让基板承载器固定于所述载台上。
所述外框的内端具有一凹槽,所述间隔板容置于其中,所述凹槽的下方延伸出所述支撑部。
所述外框具有一上方框件与一下方框件,所述间隔板位于所述上方框件与所述下方框件之间,所述下方框件具有所述支撑部。
所述外框具有若干凹槽,供隔板插接以将所述承载区分割为若干次承载区。
所述外框的相对二端分别具有一凸块与一凹窝。
所述间隔板上具有一开口。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由于硬质框有一部份位于承载区中作为支撑部,因此当玻璃基板放置于承载区中时,支撑部位于玻璃基板的下方,承受玻璃基板的重量,使水平堆栈时,位于下方的基板比较不会破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是沿图3中4-4剖线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显示基板承载器堆栈后的状态;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显示基板承载器放置在载台的状态;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显示基板承载器堆栈后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特点,现举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如图1、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基板承载器10的较佳实施例,基板承载器10主要由一外框12以及一间隔板14组成。
外框12由一硬质框16以及四固定件18所组成。硬质框16是以金属,最好是轻金属,例如铝或铝合金,或强化塑料所制成的矩形框。各固定件18是以塑料所制成的扣夹,具有一上方夹片20以及一下方夹片22,其中下方夹片22的宽度大于上方夹片20。上方夹片20与下方夹片22的内侧各具有一扣部24、26。间隔板14沿其边缘具有一沟槽28。
组合时,首先将间隔板14放置于硬质框16上,然后将四固定件18由四边推入,使各上方夹片20夹抵间隔板14,且各扣部24与间隔板14的沟槽28嵌扣。而各下方夹片22夹抵硬质框16,且各扣部24、26嵌扣于硬质框16的内侧端。外框12上有四个孔30,其作用容后再述。
如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基板承载器10在外框12之中形成一承载区32,间隔板14的主要部份位于承载区32中。而硬质框16有一部份位于承载区32中,此部分定义为支撑部3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汰科技企业有限公司,未经山汰科技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01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铲斗焊接变位机系统
- 下一篇:一种温控型实验用超声波提取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