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节能节水洗衣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10308074.1 | 申请日: | 200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950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凌建军;黄鹂;黄航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凌建军 |
主分类号: | D06F33/00 | 分类号: | D06F33/00;D06F39/00;D06F39/08;E03C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4023湖北省荆***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节能 节水 洗衣机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洗衣机,特别涉及高效节能节水洗衣机,它可把洗衣机的洗涤水和第1次漂洗水自动上排到节水水箱的混水水箱中,可把第2次漂洗水和第2+次(注:第2+次是指第3次及第3次以上)漂洗水自动上排到节水水箱的净水水箱中,可以把洗澡前热水管流出的冷水排到节水水箱的净水水箱中,可以让空调冷凝水自动流到节水水箱的净水水箱中;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利用恒温热水洗涤衣物”,这样对于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用户或对于使用电热桶洗澡的用户(注:洗澡后,电热桶内仍有温度很高的热水,等到第二天这些热水的热量几乎都白白地浪费掉了),可以在不耗电的情况下实现热水洗涤,从而可以大大提高洗涤效果或降低洗衣粉消耗量或缩短洗涤时间;用户还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利用净水水箱中的水洗涤衣物”,从而节约自来水的用量;混水水箱中的水主要用来冲洗厕所,这样可以节约大量的自来水。
背景技术
随着资源的衰竭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世界各国都在朝着建立一个节约型社会的目标而努力,节能减排是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的重要任务。据权威部门预测,中国冲厕马桶每年耗水62亿方(其中包括因马桶漏失损失水量9亿方),全世界马桶耗水量超过310亿方,如何节约厕所用水是摆在世界各国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台洗衣机平均每次耗水量少则几十升,多则超过百升,按每台洗衣机每次平均耗水量为90升计算(洗涤1次耗水30升,漂洗2次共耗水60升),每台洗衣机每年平均使用300次,全国按2.0亿台洗衣机计算,则中国洗衣机每年耗水量为45亿方。按全世界10亿台洗衣机计算,则全世界洗衣机每年耗水量达到225亿方。如果能把洗衣机水自动收集储存起来冲洗厕所,则可节约大量的自来水。如果把洗衣机的第1次漂洗水与第2次漂洗水(含第2+次)分开储存,即把第1次漂洗水储存到混水水箱中,而把第2次及第2+次漂洗水储存到净水水箱中,则可以用第2次及第2+次漂洗水来洗涤衣物。
对于集中供热水的用户或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用户,在洗澡前不但需要排出大量的冷水,而且可能排出了许多热水(因为人们不可能时刻站在那里用手试水温,一旦看电视或干其他事情忘记关阀门,则将浪费大量热水),如果能把洗澡前热水管排出的冷水利用起来,则可节约大量的自来水;如果热水温度达到合适温度后能自动关闭电磁阀,则可节约大量的热水,这些水是干净水,也可用来洗涤衣物。
一台1.5匹的空调每小时可产生2升空调冷凝水,则每台空调每天可产生48升空调冷凝水,按中国有2亿台空调、每台空调每年平均工作150天计算,则中国每年产生空调冷凝水14.4亿方。按全世界10亿台空调计算,则全世界每年可产生72亿方空调冷凝水。如果能让这些空调冷凝水自动流到净水水箱中,一方面可以用来冲洗厕所,另一方面可以用来洗涤衣物。如果能把空调冷凝水用来冲洗厕所,则还可解决空调冷凝水的溅落问题(如溅落到人的身上、溅落到车体上、溅落到别人晾晒的衣物上、深夜溅落嘀哒响声影响睡眠等等),可解决空调冷凝水污染腐蚀地板的问题,可解决空调冷凝水污染建筑物外墙的问题,可解决空调冷凝水滴到地面上使人摔跤的问题,可解决空调冷凝水导致地面潮湿而孳生蚊蝇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高效节能节水洗衣机,其包括洗衣机、节水水箱总成、洗衣机排水模式选择总成、洗涤用水模式选择总成、洗衣机程序控制器、洗衣机启动按钮,其特征在于节水水箱总成安装在洗衣机的上方,在洗衣机上安装有洗衣机排水模式选择总成,在洗衣机上安装有洗涤用水模式选择总成,洗衣机排水模式选择总成和洗涤用水模式选择总成与洗衣机程序控制器相连。
本发明还包括与洗衣机程序控制器相连的第2次漂洗水上排模式选择总成、还包括冷水排空总成、还包括恒温混水总成、还包括与洗衣机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相连的三进二出电磁阀、还包括用于连接洗衣机和顶置水箱的支撑架,还包括安装在洗衣机排水管上的排水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凌建军,未经凌建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3080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