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放电灯有效
申请号: | 200710307779.1 | 申请日: | 2007-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688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菊池康郎;藤名恭典 | 申请(专利权)人: | 优志旺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J61/04 | 分类号: | H01J61/0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殿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使用例如DLP(注册商标)(Digital Light Processing:数字光处理)技术的放映机等中作为光源使用的氙气灯。
背景技术
图6是表示作为现有技术的放电灯而被日本特开2005-142071号公报所公开的结构的图。该放电灯1包括:由石英玻璃制的发光管2及密封管3构成的灯泡、和在发光管2的内部相互对置地设置的阴极4及阳极5。阴极4及阳极5被支承在钨制的电极棒6上。另外,在密封管3内固定地设置保持用筒体7,该保持用筒体7由在内部具有轴向延伸的贯通孔的圆筒状的石英玻璃构成。电极棒6插通并被保持在保持用筒体7内,并且通过高低缝接合玻璃(段継ぎガラス)8封装在密封管3中。该电极棒6从灯泡的外端部向外突出并延伸,兼用作对阴极4及阳极5的各个供给电力的外部引线棒。
图7是表示具有这样的结构的放电灯1的阴极4的图。阴极4是将圆柱状的体身部分21、圆锥体形状的前端部分22、以及在体身部分21和前端部分22之间其外周形成为阶梯状的台阶部分23一体构成的部件。另外,阴极4由掺杂了氧化钍的钨构成,并在表面上形成碳化钨层。由于放电灯1在亮灯中阴极4成为高温,所以氧化钍在碳化钨层被还原成为钍,钍促进从阴极4放出电子,并使电弧的辉点稳定化。在图7所示的阴极4处,对与台阶部分23的中心轴L垂直的面24照射电弧的光而温度上升。因此,在台阶部分23也能够还原氧化钍而供给钍,能够增加可利用的钍的量。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42071号公报
但是,由于数字投影仪与现有技术的胶片投影仪相比元件的尺寸小,所以光的利用效率降低。因此,作为光源要求更加高亮度的放电灯1。当增大电力输入使放电灯1高亮度化时,会发生电弧的膨胀收缩。亮度与阴极前端温度有关,越是高亮度、前端部分22的温度越高。当前端部分22成为高温时,钍蒸发的速度加快,因而钍的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平衡被打破。钍的消耗过多,会因钍不足而发生电弧的膨胀收缩。当发生电弧的膨胀收缩时,辉点因电弧摇动而移动。当辉点移动时,在聚光镜内辉点的位置相对于焦点不固定,光输出发生变动,所以照射到屏幕上时会出现闪烁。
另外,为了不发生电弧的膨胀收缩,也考虑使阴极4和阳极5的间隔距离变大地进行配置来降低前端部分22的温度、或者增大前端部分22的前端的直径而使热分散来降低每单位面积的温度。但是,当增大阴极4和阳极5的间隔距离或者增大前端部分22的前端的直径时,虽然不会发生电弧的膨胀收缩,但由于光量大幅降低,所以不能使光源高亮度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提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电弧的辉点稳定化的高亮度的放电灯。
本申请的第一发明是放电灯,其在发光管的内部,将阴极以及阳极相互对置地设置,所述阴极由掺杂了氧化钍的钨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由圆柱状的体身部分和圆锥体形状的前端部分、和在体身部分和前端部分之间形成的中间部分构成,所述前端部分的角度在55°以上65°以下,所述中间部分的侧面的角度比所述前端部分的角度小。
另外,本申请的第二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一发明中,所述前端部分的轴方向的长度在3mm以上4mm以下,所述中间部分的侧面的角度在30°以上40°以下。
根据本发明的放电灯,因为前端部分的角度在55°以上65°以下,中间部分的侧面的角度比前端部分的角度小,所以能够提供使电弧的辉点稳定化的高亮度的放电灯。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放电灯的结构的说明用截面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放电灯的阴极的截面图。
图3是测量电弧的膨胀收缩的发生和光量的表。
图4是测量到发生闪烁为止的亮灯时间的表。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放电灯的阴极的截面图。
图6是表示现有技术的放电灯的结构的说明用截面图。
图7是表示现有技术的放电灯的阴极的截面图。
符号说明
1 放电灯
2 发光管
3 密封管
4 阴极
5 阳极
21 体身部分
22 前端部分
25 中间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放电灯1的结构的说明用截面图。
该放电灯1包括:石英玻璃制的由发光管2及密封管3构成的灯泡、和在发光管2的内部相互对置地设置的阴极4及阳极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优志旺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优志旺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3077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BTSC编码器
- 下一篇:半导体集成电路及其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