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跨域维护管理的配置方法、系统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710307538.7 | 申请日: | 200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1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贺佳;杨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皋吉甫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维护 管理 配置 方法 系统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实现跨域维护管理的配置方 法、系统及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传送网,以同步数字传输系统(SDH)为例,一个重要的特征就 是可以提供可控高效的维护管理功能(OAM,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其中,串接监视(TCM,Tandem Connection Monitoring),是 将一条端到端的路径分成多段连续的串接路径,每一段都由operator自行管 理。这样,沿路的故障监测可以分散到各个串接路径上实现,从而更加快速 的定位故障,并在operator间明确故障责任。
分组传送网,以传送MPLS(Tansport MPLS,T-MPLS)和以太网为代表 的技术,也继承了这种技术,一个端到端的业务可以通过不同的管理域来维 护管理。图1给出了T-MPLS层网络的维护管理域示意图。如图1所示,分 组传送层网络可能包含多个管理域,比如客户域(Customer level)、服务提供 商域(Provider level)和网络运营商域(Operator Level),这三个管理域是嵌 套的关系。如图1,网络运营商域又可以分为A、B和C三个域,它们是平行 (扁平)非嵌套的关系。每个管理域都对应一个维护实体组(MEG,ME Group),在相邻的管理域之间也可以存在MEG。MEG可以对应点到点单播 连接,也可以对应点到多点或者多点到多点的多播连接。当这些MEG嵌套时, 每个MEG用于维护管理自己所在域的OAM报文要能够识别并与其他MEG 的OAM报文区分开来。在无法通过外层封装来区分这些OAM报文时,我 们可以利用OAM报文携带的MEG级别(MEL:MEG Level,中文全称是维 护管理域级别)来区分。
为了说明问题方便,简化的图形如图2所示。MEG的终结点MEP(MEG End Point,维护管理域的终结点)在图2中用三角表示,MEG的中间点MIP (MEG Intermediate Point,维护管理域的中间节点)在图2中用圆表示。
以太网和T-MPLS对MEL的处理是不同的,以太网OAM支持8个MEL。 当无法通过以太网封装判断属于不同域(如customer,provider,operator)的 OAM报文时,可以通过8个MEL来区分属于不同管理域的OAM报文。默 认的MEL分配原则如下(不一定全要使用,并且这些默认的数值可以在 customer,provider和operator之间经过协商而改变):
Customer使用3个MEL:7,6和5;
Provider使用2个MEL:4和3;
Operator使用3个MEL:2,1和0。
以太网MEL是固定静态配置的,每个域的MEL都要事先配置为固定的 数值,每个域对不同MEL值的报文处理不同:每个域只处理与自身配置的 MEL相同的OAM报文,对于级别高于自身配置MEL的OAM报文进行透传; 对于级别低于自身配置MEL的OAM报文以及级别相同但不属于相同管理域 的OAM报文进行阻塞。
T-MPLS OAM也支持8个MEL。当不同的管理域(如customer,provider 和operator)嵌套,且无法通过外层封装区分这些管理域的OAM报文时,可 以通过MEL来区分。T-MPLS MEL的一些规则如下:
每个MEL只在等于0的时候才处理;
每个MEP只产生和处理MEL=0的OAM报文;
每个MIP只处理和响应MEL=0的OAM报文;
每个MEP产生MEL=0的AIS和LCK,用于客户层的告警。
T-MPLS采用灵活的MEL来区分嵌套MEG的OAM报文,不需要对每个 管理域配置固定的MEL值,而是对MEP设定统一的行为,即MEP对所有进 入的OAM报文在源方向上增加MEL,在宿方向上减少MEL。(注:源MEP 要丢弃所有进入本域的MEL=7的OAM报文,以防MEL域溢出。)这种方法 只需要配置不同管理域MEP的位置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3075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板管理控制器的测试方法
- 下一篇:一种脚本注入事件处理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