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医用引导线无效
申请号: | 200710307320.1 | 申请日: | 200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936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宫田尚彦;西内诚;杉村宏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朝日印帝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09 | 分类号: | A61M25/09;A61M2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洪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引导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医用装置或设备(例如,导管)插入体腔的医用引导线。
背景技术
为了血管检查和治疗的目的已使用各种类型的引导线来引入导管,从而在将导管插入之前先将引导线插入到目的地。
在各种引导线中,一种引导线具有渐细以形成锥形构造的芯线,并具有围绕芯线的远端部分设置的护套本体。一些引导线具有覆在芯线外表面上的合成树脂膜。
为了在引入导管时使引导线顺利地行进穿过体腔的弧形区域,要求引导线的物理特性有良好的扭矩传输和支承能力以保持沿着引导线插入体腔的导管和其它相关设备。还要求引导线的远端部分具有良好的恢复性,使引导线能够从弯曲构造返回到初始构造。
对于芯线的远端部分,使用具有低刚度的超弹性合金线(例如,基于Ni-Ti的合金线),且将不锈钢线用于芯线的近端部分,试图使操作员能够在近端具有良好的扭矩传输和支承能力,同时确保在芯线的远端处的良好恢复,如日本公开专利申请No.2004-230141中揭示的那样。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引导线采用焊接或钎焊工序将两个不同的线在其衔接端连接。为了确保在芯线的衔接端处有足够的强度,有必要使芯线具有一定量的直径(粗度),从而衔接端通常位于芯线的远端且靠近该远端200-300mm处。这会导致在保持沿着引导线插入体腔的导管和其它相关设备时引导线在离开芯线远端100-200mm处没有足够的支承能力。
由于衔接端位置远离芯线远端,焊接和钎焊工序对扭矩传递性的损坏更多。此外,这些工序导致衔接端被热处理,因而使衔接端变软而降低其机械强度。
发明内容
因此,做出本发明来克服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医用引导线:它能够将近侧线和刚度减小的远侧线在具有足够机械强度的芯线的直径更小部分连结,以在更远端处得到扭矩传输、支承能力和恢复性的良好平衡,而不损失良好的扭矩传输和支承能力,即使在更靠近远端部分连结也是如此。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医用引导线,具有芯线,芯线的远端部分渐细,从而使远端部分随着靠近前部而直径逐渐减小。至少围绕芯线的远端部分放置柔性护套本体。芯线具有近侧线和远侧线,远侧线连结到近侧线的前端,远侧线比近侧线刚度小且恢复性高。凹陷部分设置在近侧线的远端表面或远侧线的近端表面上。凸出部分设置在近侧线的远端表面和远端线的近侧表面中的另一侧线上。凸出部分与凹陷部分互配以通过型锻或拉拔工序压力连结。
由于近侧线和远侧线之间连结部分的机械强度取决于压力连结工序产生的摩擦力和连结部分的断裂强度,因此能够确保在芯线的直径变小的远端部分有足够的强度,即使近侧线和远侧线在芯线的更远侧且直径更小的部分处连结也是如此。这使操作员能够在更远端部分实现扭矩传输、支承能力和恢复能力的良好平衡,而不损失良好的扭矩传输和支承能力,即使在更靠近芯线的远端部分也是如此。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当远端线和近端线在凹陷部分和凸出部分处经受型锻或拉拔工序时凹陷部分和凸出部分的横截面面积的减小率是40-60%。
该程度的减小率使能够以足够的机械强度连结两根线,而不会引起脱开。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远侧线由多股绞合线元件组成。
多股绞合线元件使线元件能够相对于彼此轻微滑动以确保位置自由度,因此与由连续单根线元件螺旋卷绕的远侧线相比,能够抑制多股绞合线元件的外表面上出现的变形,并确保从弯曲构造良好地恢复到初始构造。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多股绞合线元件的数量是3-5。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多股绞合线元件是不锈钢线、超弹性合金线或不锈钢线和超弹性合金线的组合。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柔性护套本体是围绕芯线的远端部分放置的螺旋本体。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柔性护套本体是覆在芯线的外表面上的合成树脂膜。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主要部分局部剖开的医用引导线的侧视图;
图2是医用引导线的主要部分的纵向剖视图;
图3是沿图2的线I-I截取的横向剖视图;
图4是沿图2的线Ii-Ii截取的横向剖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医用引导线的主要部分的纵向剖视图;
图6是沿图5的线V-V截取的横向剖视图;
图7是沿图5的线Vi-Vi截取的横向剖视图;
图8是在远侧线和近侧线之间连结部分附近的横向剖视图;
图9是远侧线的远端部分的横向剖视图;
图10是放置在圆管内的单股绞合线和多股绞合线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朝日印帝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朝日印帝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3073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电阴极、光电倍增管和电子管
- 下一篇:辣椒切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