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体化净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0710306838.3 | 申请日: | 200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9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詹诗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詹诗君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C02F1/5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12***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净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用水处理和饮用水处理技术,尤其是一种带PLC控制的反冲洗一体化净水器。
背景技术
水是生命之源,安全优质的饮用水是人身体健康的保障,淡水资源的紧张,使得我们需要节约每一滴水,这也涉及到关于水的循环利用的问题,除了饮用水,很多生活用水可以采用净化后达到标准的水。
常用的净水器将絮凝、沉淀、过滤等常规的给水处理工艺融于一体,这种净水器都带反冲洗装置,但是其反冲洗装置是通过水位升高到一定程度通过水的压力来实现反冲洗的,如果设备体积大时,反冲洗需要的水压也大,采用水位高度产生压力这种方式需要将水压塔作的很高很大,造成设备整体体积庞大,占用空间大,而且这种方式的反冲洗都是固定时间,需要人工进行操作。
有一种专利,公开号为:CN1994928A,名称为:移动式一体化饮用水净化器,由取水头部、吸水泵、管式混合器、反应沉淀池、砂滤池、吸附滤池、增压泵、精滤、超滤和紫外消毒器、贮水水箱、反冲洗水泵、加药装置和配电控制箱组成;反应沉淀池由折板反应区、斜管沉淀区和清水区组成,并设穿孔集泥管重力排泥;砂滤池采用重力式无阀滤池,该净水器将各种处理单元集成一体。这种结构的净化器采用了反冲洗水泵作为反冲洗的压力来源,但其结构复杂,反冲洗时无法实现自动化,也不能控制反冲洗的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水净化器中的反冲洗装置没有自动化控制,无法控制反冲洗的时间和反冲洗的强度的缺点,提供一种采用PLC控制的能实现人机对话自动控制反冲洗的一体化净水器。
本发明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水位升高产生的压力作为反冲洗的压力来源使得设备整体体积庞大,占用面积大的缺点,提供一种采用原水的压力作为反冲洗的压力来源,减小设备体积、实现无动力运行机制的一体化净水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体化净水器,包括沉淀池、砂滤池和清水池,清水池边上设有反冲装置,清水池的内部设有反冲洗破坏斗,外部有进气的电磁阀,所述的反冲装置为多层循环套管组成,所述的砂滤池设置在清水池内;反冲装置与砂滤池的顶部用出水管相连,破坏斗与反冲装置的顶端用气管相连,气管通过由PLC控制的电磁阀所控制的气管支路与设置在进水管路上的射流器相连。通过PLC控制电磁阀实现气管支路的通断,在射流器的作用下,气管支路通过气管将反冲洗装置和破坏斗内的空气抽空,从而形成降压区,通过出水管将砂滤池内的浑浊物吸入到反冲装置内,通过气管将清水池内的清水吸入到反冲装置内,当清水吸到破坏斗的位置时,关闭电磁阀,停止反冲洗过程;通过PLC控制电磁阀的断开,可以自动控制反冲洗的时间和强度,也可以通过进气电磁阀来实现反冲洗的时间和强度。
反冲装置内设有三层循环套管,最外层套管与出水管相连,最里层套管与气管相连。
作为优选,最里层套管与最外层套管之间设有的中间套管,中间套管的上端插入到最外层套管内,下端是一个可以调节的反冲洗强度的装置,最里层套管设置在中间套管内,两端开口。
沉淀池内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进水絮凝部,另一部分为沉淀部,沉淀池的上端设有分水器。通过分水器让水和空气充分接触,更利于絮凝沉淀。
分水器内设有隔板,隔板左侧为原水进水,右侧是出水与沉淀部连通。
沉淀部内设有上下两层与水平方向呈夹角的斜管,沉淀部的最下端设有倾斜的斜板。
作为优选,上层的斜管与下层的斜管之间的倾斜方向相反。通过水中不溶颗粒的自重,沉积在斜管上的沉淀物自动落到沉淀池的底部;两层角度不同的斜管增加水中的不溶颗粒与斜管的接触面积。
沉淀池的下端设有吸泥装置,吸泥装置的吸泥口设置在斜板的下端。吸泥装置处设有PLC控制的电磁阀,实现自动排污。
沉淀部的上端为集水槽,集水槽的边缘为齿形,集水槽与进水槽相连,再通过进水管由砂滤池的底部进入到砂滤池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电磁阀用PLC来控制可以实现人机对话,自动控制减少人手,控制电磁阀可以选择反冲洗的具体开始时间和强度,也可以控制反冲洗过程的持续时间;无需体积较大的反冲洗压力产生单元和反冲洗泵所产生的反冲洗压力,通过PLC集中控制。这样既避免了反冲泵所消耗的能源问题,也解决了反冲洗时间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的问题,保证了水质的稳定性、可靠性。本系统还具有体积小;工艺流程简单,沉淀效果好,处理效率高,操作管理方便,维护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詹诗君,未经詹诗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3068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