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并联通信电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305997.1 | 申请日: | 2007-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156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 发明(设计)人: | 曹丰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默生网络能源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1/10 | 分类号: | H02J1/10;H02J7/3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创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喻尚威 |
| 地址: | 瑞典斯德*** | 国省代码: | 瑞典;S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并联 通信 电源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电源,尤其是涉及一种并联通信电源系统及其控制方 法。
背景技术
在通信电源的应用中,有时需要对电源进行扩容,或者需要对电源系 统1+1热备份,这两种情况都可以归结为两套电源共同负担同一组负载的 情况。如果需要对已有的一套电源进行扩容或1+1热备份,在两套电源系 统相互之间不能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由于两套电源之间负载的分配不可控 制,所以不同型号的电源并机时的工作点状况较差。对于一套电源系统, 现有的扩容技术只能通过增加整流模块或整流柜实现,其不足之处是用户 在扩容时,必须选用原厂家整流模块,如果该模块已经技术落后——但往 往价格昂贵,则会使用户处于两难之地,如果该整流模块已经停产或生产 厂家已经不能提供相应服务,甚至无法扩容。对于电源系统的1+1热备份 需求,现有的一套电源系统没有办法通过增加整流模块或整流柜来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弥补以上缺陷,提出一种并联通信 电源系统。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弥补以上缺陷,提出一种并联通 信电源系统的控制方法。
对于本发明的一种并联通信电源系统来说,其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 方案予以解决。
这种并联通信电源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主电源和至少一个从电源。
这种并联通信电源系统的特点在于:
所述主电源的正、负母排和从电源的正、负母排分别连接;
所述从电源额定输出电压高于主电源额定输出电压;
所述从电源还设有限流点,其输出的电流不超过限流点对应的电流, 所述限流点为从电源在该状态点工作时输出的电流占从电源额定输出电流 的百分比;
当外界负载为轻载或正常负载时,所述限流点设为正常限流点,且正 常限流点维持不变;当外界负载为重载时,所述限流点随着负载的变化而 变化。
优选的,所述从电源的额定输出电压高于主电源的额定输出电压,该 电压偏差参数可在0.1V~1.0V范围内设定。
所述从电源正常限流点可在整个从电源的输出范围内选定,缺省值为 60%。
所述主电源设有并联的备用电池。
所述从电源设有并联的备用电池。
对于本发明的一种并联通信电源系统的控制方法来说,其技术问题通 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这种并联通信电源系统的控制方法的特点在于:
当外界负载为轻载时,所述限流点维持在正常限流点的位置,且从电 源输出电流随负载变化而变化;
当外界负载为正常负载时,所述限流点维持在正常限流点的位置,从 电源输出恒定的正常限流点对应的电流,主电源输出电流随负载变化而变 化;
当外界负载为重载时,所述限流点随负载变化而调整。
进一步地,当外界负载高于重载时,从电源和主电源输出额定电流。
所述从电源正常限流点可在整个从电源的输出范围内选定,缺省值为 60%。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对比的有益效果是:并联的两套电源间无需通信, 方便不同类型不同厂家的通信电源并联实现扩容;主电源和从电源间具有 电压偏差,并在从电源上设置限流点,实现并联电源模块间的电流自动分 配,从而使得负载在电源模块间合适分配,且参数的调节设定简单,可以 按照用户的需要来分担负载;割接过程简单,只需将两套电源的正、负母 排分别连接,实现容易。该系统可以用于对现有一套电源的扩容,也可以 实现部分容量的1+1热备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接线图;
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输出电流-负载特性曲线图;
图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输出电压-负载特性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并联通信电源系统,包括主电源1和从电源2。主 电源1和从电源2的输出母排的正端连接在一起,负端连接在一起,共同 承担外界负载。主电源和从电源分别设有并联的备用电池3。
主电源1的额定输出电压为53.5V,该电压也是通信电源系统正常工 作时系统输出电压的设定值,即浮充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默生网络能源系统有限公司,未经艾默生网络能源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3059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筝式手机充电器
- 下一篇:集束天线及其封装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