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道路定位方法、装置及导航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710305843.2 | 申请日: | 200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756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立德欣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21/26 | 分类号: | G01C21/26;G01C21/34;G01C21/36;G06F17/3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040广东省深圳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道路 定位 方法 装置 导航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导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道路定位方法、装置及导航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有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导航系统中,现阶段GPS接收装置的最理想误差也要达到±15米范围。而该导航系统自身所采用的电子地图数据,其生产过程,也是使用已采集的GPS信息轨迹记录来构建的,因此,电子地图数据也存在同样的误差范围。
由于两者误差的累加,使得综合误差会在几十米的范围内浮动。这样,导航系统通过定位信息获取的道路有可能是错误,而现有系统却没有办法修正。当错误发生时,由于交互界面展示及诱导语音播放的错误传达,造成了用户使用上的严重误解。
例如,我国一些国道和高速公路近距离(在综合误差范围内)平行修建,平行路段长达几十甚至几百公里。如果导航对象真实行走在高速公路上,但导航系统实际上却把导航对象定位在省道上,这时用户在使用导航系统时,接收到的诱导信息都是关于国道上的路况诱导信息,导航应用此时丧失了实际效用。
综上所述,由于导航系统所用的定位信息来源存在误差,使得导航系统存在定位在错误的道路上的问题,降低了导航应用的适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道路定位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导航系统所用的定位信息来源存在误差,使得导航系统存在定位在错误的道路上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道路定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定位信息,计算各条道路与所述定位信息中的定位点的最短距离;
筛选出至定位点最短距离小于预设的距离阀值的道路,并将筛选出的道路进行提示;
接收选择指令,将导航对象定位到所述选择指令对应的道路。。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道路定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定位信息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定位信息,计算各条道路与所述定位信息中的定位点的最短距离;
道路筛选模块,用于筛选出至定位点最短距离小于预设的距离阀值的道路,并将筛选出的道路进行提示;
道路定位模块,用于接收选择指令,将导航对象定位到所述选择指令对应的道路。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航设备,包括电子地图数据库,所述设备还包括有一道路定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定位信息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定位信息,计算各条道路与所述定位信息中的定位点的最短距离;
道路筛选模块,用于筛选出至定位点最短距离小于预设的距离阀值的道路,并将筛选出的道路进行提示;
道路定位模块,用于接收选择指令,将导航对象定位到所述选择指令对应的道路。
发明实施例通过接收定位信息,计算定位信息中的定位点与各条道路的最短距离,筛选出最短距离小于预设的距离阀值的道路并进行提示,在接收选择指令后,将导航对象定位到该选择指令对应的道路。这样,即便是由于导航系统所用的定位信息来源存在误差,也能够使得导航系统根据用户的选择定位正确的道路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道路定位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导航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发明实施例通过接收定位信息,计算定位信息中的定位点与各条道路的最短距离,筛选出最短距离小于预设的距离阀值的道路并进行提示,在接收选择指令后,将导航对象定位到该选择指令对应的道路。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道路定位方法的流程,详述如下。
在步骤S100中,接收定位信息。
其中,定位信息包括经度、纬度、速度和方向。
在步骤S101中,初选出以定位点为中心,两倍距离阀值为边长的正方形区域内的道路集。其中正方形的边平行于经线或纬线。
在步骤S102中,计算定位信息中的定位点与初选道路集各条道路的最短距离,筛选最短距离小于预设的距离阀值的道路,本发明实施例以距离阀值为30米为例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立德欣技术(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凯立德欣技术(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3058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折叠式4轮移动仿古亭
- 下一篇:高压共轨柴油发动机缸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