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卷收屏幕的电子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305675.7 | 申请日: | 2007-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242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 发明(设计)人: | 陈锡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怡利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7/00 | 分类号: | H05K7/00;G06F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可卷收 屏幕 电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可卷收屏幕的电子装置,以提供软性屏幕收纳时,可通过其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的盖合,以拉伸一软性屏幕,如此达到容易收纳又不占空间的效果。
背景技术
由于无线网络的发展,使得电子装置(如计算机、笔记型计算机、导航装置等)逐渐朝向可携式发展,然而产品体积直接影响携带的方便性与可能性,所以产品的发展趋势渐倾向轻、薄、短、小的同时,直接影响的就是显示屏幕也跟着越来越小,显示屏幕越小操作与阅读的便利性就大幅降低,因此产品的体积与屏幕的大小,往往变成为设计者衡量的首要方向,幸好随着显示屏幕的技术演进,可卷曲的屏幕(即一般所称的软性屏幕)的技术发展逐渐成熟,大屏幕可以通过卷曲成为柱状,以减小其收藏的体积,并且让商品在可携式方面,有了还进一步的发展。
虽说可卷曲屏幕具有可卷曲收纳的优势,然而使用上除了可卷曲屏幕本身的外,尚需要操作主机配合使用,故收纳可卷曲屏幕时,另需要一收藏结构以供卷曲成柱状的可卷曲屏幕收纳,但因为操作与输入的考虑,操作主机通常是扁平的长方体,两者中一个为圆形,另一个为矩形,如要收藏在一起似乎不太相称,再者;虽说可卷曲屏幕能作卷曲收纳,却无法像纸张一样直接对折,使其折叠成与操作主机一样大小的形体,以致可卷曲屏幕其携带的方便性大打折扣。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案的发明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可卷收屏幕的电子装置,以供可携式电子装置通过屏幕的卷收而达到实际减小体积以方便携带,其中所述的软性屏幕其上侧为一可作卷收的自由部,所述的自由部上设有一第一定位机构,其下侧为一固定部,是固设在所述的第一机体;所述的第一机体是具有一平面,以供所述的软性屏幕的固定部与的平贴与固设连接;所述的第二机体是具有至少一操作接口,以及一第二定位机构,所述的第二定位机构设置于第二机体外侧,其是用与所述的第一定位机构作收卷定位所述的软性屏幕的固定;通过上述组件的组成,当所述的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盖合时,所述的软性屏幕是拉伸而扎实捆卷在所述的电子装置外侧,特能达到容易收纳又不占空间。
上述本发明的可卷收屏幕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的宽度是大于所述的软性屏幕的宽度。
上述本发明的可卷收屏幕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的内侧边、外侧边各设有一凸缘,以保护所述的软性屏幕。
上述的本发明的可卷收屏幕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二机体的第二定位机构设在一容槽内,其是由一固定头、一滑杆与一弹性组件所组成。
上述本发明的可卷收屏幕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一定位机构是由至少一个以上的定位孔所构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收合的局部剖示图;
图3是本发明收合操作的立体示意图(一);
图4是本发明其第二定位机构的作动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收合操作的立体示意图(二);
图6是本发明收合操作的立体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1其是由一软性屏幕13、一第一机体11与一第二机体12所组成,其中:
所述的软性屏幕13,其上侧为一可作卷收的自由部132,所述的自由部132上设有一第一定位机构C,其下侧为一固定部131,是固设在所述的第一机体11;
所述的第一机体11,是设有一平面111以供所述的软性屏幕13的固定部131与其平贴与固设连接(所述的平面111是位于所述的第一机体11的内侧,或者位于其外侧);
所述的第二机体12,是具有至少一操作接口121,以及一第二定位机构B(如图3所示),其是用与所述的第一定位机构C作收卷定位所述的软性屏幕13的固定;
通过以上组件的组成,本发明收合时(如图2、图5所示),所述的第一机体11与第二机体12分别以轴心A1、A2作为向内盖合的旋转中心,所述的软性屏幕13的自由部132则捆绕在第一机体11、第二机体12外侧,并借着所述的第一定位机构C与第二定位机构B的固定(如图3-图6所示),以提供所述的软性屏幕13捆卷在所述的电子装置1外侧,而能作为收合的临时定位与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怡利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怡利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3056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收产品
- 下一篇:面板的可滑动卡固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