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以产生候选通话对象号码菜单的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305578.8 | 申请日: | 200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197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周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247 | 分类号: | H04M1/247;H04M1/7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蒲迈文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以 产生 候选 通话 对象 号码 菜单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讯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产生候选通话对象号码菜单的移动通讯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具有电话拨打功能的移动通讯装置日渐普及。当使用者欲拨打电话时,可从预先储存的通讯簿数据或通话电话记录中选取其所欲的电话号码数据。但是,手持式装置中储存的通讯簿数据或通话电话记录数据量庞大,使用者常常必须执行复杂而冗长的操作程序,例如需要浏览多页数据或长距离移动窗口滚动条,才能点选到想要拨打的电话号码。
依据一般传统的方法,可以将通讯簿数据中储存的电话号码数据分为数个群组(如同事、家人、朋友等)。上述分群组的方法,虽然可以有效减少每一群组中电话号码菜单的数据量,但是,使用者必须先选取群组,再从各群组的数据中找出所欲的电话号码数据。亦即,群组的选取同时也造成了使用步骤的增加,并造成了使用上的不便。
因此,需要一种产生候选通话对象号码菜单的方法及装置,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产生候选通话对象号码菜单的方法。该方法首先提供一通话电话记录,其为过去一段时间内该移动通讯装置的通话电话号码数据,其中该通话电话记录包括通话时间数据、通话的电话号码数据;并提供一行事历数据;以及提供一通讯簿数据,其包括多笔电话号码数据。当该移动通讯装置的一按键装置被按压时,接收一按键触发。再依据该行事历数据和/或该通话电话记录,从该通话电话记录和/或该通讯簿数据中选取该电话号码数据,以产生一候选通话对象号码菜单。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产生候选通话对象号码菜单的装置,其包括:一储存装置、一按键装置、一处理装置及一显示装置。该储存装置,其用以储存一通话电话记录,其为过去一段时间内该移动通讯装置的通话电话号码数据,其中该通话电话记录包括通话时间数据、通话的电话号码数据;一行事历数据;以及一通讯簿数据,其包括多笔电话号码数据。当该按键装置被按压时,则产生一按键触发。当该处理装置接收该按键触发时,则依据该行事历数据和/或该通话电话记录,从该通话电话记录和/或该通讯簿数据中选取该电话号码数据,以产生一候选通话对象号码菜单。该显示装置显示该候选通话对象号码菜单。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移动通讯装置的示意图。
图2A显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产生候选通话对象号码菜单的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B显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拨打电话的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符号说明
移动通讯装置~10;
天线~11;
收发装置~12;
处理装置~14;
按键装置~15;
储存装置~16;
显示装置~17;
音响装置~18;
通话电话记录~161;
行事历数据~163;
通讯簿数据~16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本发明说明书提供不同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的技术特征。其中,实施例中的各组件的配置为说明之用,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图1显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移动通讯装置的示意图。移动通讯装置可以是任何具有电话拨打功能的电子装置,如手机、个人数字助理手机(PDA phone)等。本实施例以手机为例说明移动通讯装置10,其包括:天线11、收发装置12、处理装置14、按键装置15、储存装置16、显示装置17、音响装置18。
天线11接收并传送无线电讯号。
收发装置12通过天线11接收和传送无线讯号。
按键装置15用于将运作指令输入到移动通讯装置10,其可以为实体或软件键盘装置。当按键装置15被按压时,产生一按键触发。
储存装置16储存运作程序代码、铃声文件、电话号码、及其它数据。依据本实施例,储存装置16储存的数据包括:通话电话记录161、行事历数据163、通讯簿数据16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3055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