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隧道施工射流巷道通风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304854.9 | 申请日: | 2007-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597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 发明(设计)人: | 杨立新;罗占夫;赵军喜;李永生;李治国;张继奎;赵云非;王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F1/00 | 分类号: | E21F1/00;E21F1/08 |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中民 |
| 地址: | 471009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施工 射流 巷道 通风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隧道施工通风技术,主要涉及一种隧道施工射流巷道通风方法,用于特长隧道的平行双洞施工通风。
背景技术
在隧道钻爆法施工过程中,因放炮而产生炮烟,炮烟造成作业面的环境污染,影响隧道的正常施工,因此需要采用通风换气的方式,将炮烟降到允许的浓度,满足工人开挖作业需要。通常采用管道通风和巷道通风的方式,将新风送到工作面,用以稀释和排除炮烟,创造一个比较好的施工环境。
对于特长隧道来说,因单口掘进距离很长,决定了将新风从洞口送到工作面的距离长,沿途总漏风多。与一般的短隧道相比,提供工作面相同的风量所需要的风机供风量大,风机要克服的沿途阻力大。因此配套的风机设备总功率大,耗能大。
隧道施工通风主要采用管道通风和巷道通风。管道通风的方式主要有压入式、抽出式和混合式,如图1、图2、图3所示。混合式是压入式和抽出式的组合形式。管道通风通常适用于比较短的隧道。管道分为软风管和硬风管。压入式通风一般使用软风管,抽出式通风一般采用硬风管。
巷道通风多用于平行双洞的隧道施工,并需要管道通风相配合。平行双洞是指平行的两座隧道,也可以是一座隧道和一条平行的辅助坑道。
如图4所示,巷道通风中,通常都要设置专门的主扇、风道和风门。风门是为了防止风流短路,同时又能使过往运输车辆通过。风道与风机房相连,主扇安在风机房内。
对于平行双洞的特长隧道,如果采用已有的通风方式会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当采用单纯的管道式送风时,因为是特长隧道,从洞口到工作面的送风距离很远,所用送风管道很长,管道沿途总漏风很大,风机所要克服的沿途通风阻力也很大。与一般的短隧道相比,给工作面提供相同的风量,通风耗能很大。
当采用巷道通风,则需要设置专门的主扇、风道和风门。虽然不需要很长的通风管道,能够解决长距离的送风问题,但增加了风门、风道和风机房的投资。而且由于车辆来往运输,风门需要频繁开关,风门漏风很大,一般为总风量的15%~20%,造成很大的浪费。由于运输车辆每次通过两道风门时,需要放慢速度或停顿,增长了出碴运输时间,从而降低了施工进度。同时,风门的存在也增添了不安全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即是提出一种隧道施工射流巷道通风方法,达到节能和提高工作效率。
本发明所提出的通风方法用于平行双洞的隧道施工;其是利用射流风机的增压作用,在平行双洞中形成主风流,使新鲜空气从一个洞进入并流近敞开的横通道时,再利用管道压入式通风将横通道上游的新鲜空气送到两个洞的工作面;污浊空气从工作面流回横通道,再从另一个洞流出。
从平行双洞之间第一个横通道贯通至整个平行双洞开挖完成的施工中,其通风方式为:在其中一个洞内设置射流风机,其引流方向向内;并在该洞内设置两台局扇并使它们位于新贯通横通道后部50-80米的位置,其中一台局扇通过管路为其所在的隧洞作业面送风;另一台局扇所连管路经横通道进入另一洞,再向前为其作业面送风;随着新横通道的贯通,其后部的横通道均封闭。
本发明提出有与其通风方法相配套的计算公式,用以计算入洞风量、局扇供风量、风管出口风量以及射流风机台数,其计算公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3048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