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速效乙肝排毒中药制剂无效
申请号: | 200710304840.7 | 申请日: | 200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8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牛海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牛海艳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1/16;A61P31/2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聚才 |
地址: | 455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速效 乙肝 排毒 中药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中药配制的内服药品,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病毒性肝炎是我国的常见传染病,发病率高,不仅直接影响人群的健康,甚至危及人的生命安全。其所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也很大,严重地影响了生产、工作和学习。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脾湿内郁复感湿热疫邪所致。多因平素饮食不节,过食油腻或嗜好饮酒,损伤脾胃,以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常,湿浊内生,郁而化热;加上外感湿热痰邪,蕴结脾胃,内外合邪,上而宣散不畅,下而利泄不及,湿热交阻,脾湿肝郁而发病。
由于病毒性肝炎的病因极其复杂,即使是相同的发病原因引起的症状也不一样。目前治疗病毒性肝炎的药物有多种,经检索未发现与本发明相同的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的速效乙肝排毒中药制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速效乙肝排毒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柴胡100、黄芩80-120、土茯苓100-140、茵陈110-140、重楼80-130、凤尾草100-130、蒲公英100-150、木香30-80、陈皮40-80、厚朴70-100、青皮100-130、枳壳105-140、苍术60-90、龙胆草60-100、五味子50-90、虎杖130-180、金银花120-170、沙参80-130、郁金70-90、板蓝根100-150。
本发明中柴胡既能清解肝胆邪热,又能舒肝解郁,《本经》谓“主心腹胀,胃中结气,寒热邪聚,推陈致新。”黄芩《本经》谓“主治诸热黄疸”,清热利湿,故共为君药。土茯苓清热解毒,淡渗利湿,引邪毒由小便而解;茵陈功擅清热化湿、利胆退黄,为治疗黄疸之要药;重楼、蒲公英、虎杖、金银花、板蓝根清热解毒力盛,且有消炎止痛之能,故共为柴胡、黄芩之佐;凤尾草利水解毒,泻热凉血;木香、陈皮、厚朴、青皮、枳壳、苍术舒肝理气,醒脾化湿;龙胆草、五味子、沙参、郁金,龙胆草、郁金舒肝解郁行气,五味子、沙参敛阴柔肝,滋补肝肾。现代研究表明,方中柴胡有抗肝炎病毒引起的细胞病变,促进机体免疫、利胆、保肝等作用;黄芩也有护肝、利胆的作用;茵陈利胆、保肝作用显著;草河车、凤尾草、土茯苓均有不同程度的抗病毒作用;板蓝根、龙胆草、虎杖清热解毒,抗菌普广,又兼有抗病毒作用,尤其对肝炎病毒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并能促进肝细胞再生,防止肝细胞变性,为本方治疗病毒性肝炎提供了药理学依据。
将各味中药粉碎为粗沫,浸泡1个小时,水煎30分钟,每剂煎2次,把药渣捞出,两次所煎浓液混合,用文火久煎直至成膏为止,然后烘干、粉碎,以无菌装0.5克为胶囊。
本发明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疗效显著,按每次2粒,每日3次,用温开水送服,一个月为一疗程。据对238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观察:其中基本治愈(标准:临床症状消失,HBV-DNA检测阴性,肝功能正常,随访3年以上未见复发)191例,不低于80%;明显好转(标准: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肝功能检测偶有一项或两项不正常)32例,不低于13%;无效15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取柴胡100g、黄芩80g、土茯苓100g、茵陈110g、重楼80g、凤尾草100g、蒲公英100g、木香30g、陈皮40g、厚朴70g、青皮100g、枳壳105g、苍术60g、龙胆草60g、五味子50g、虎杖130g、金银花120g、沙参80g、郁金70g、板蓝根100g。将各味中药粉碎为粗沫,浸泡1个小时,水煎30分钟,每剂煎2次,把药渣捞出,两次所煎浓液混合,用文火久煎直至成膏为止,然后烘干、粉碎,以无菌装0.5克为胶囊。
实施例2:取柴胡100g、黄芩90g、土茯苓110g、茵陈120g、重楼90g、凤尾草110g、蒲公英110g、木香40g、陈皮50g、厚朴80g、青皮110g、枳壳110g、苍术70g、龙胆草70g、五味子60g、虎杖140g、金银花130g、沙参90g、郁金80g、板蓝根110g。将各味中药粉碎为粗沫,浸泡1个小时,水煎30分钟,每剂煎2次,把药渣捞出,两次所煎浓液混合,用文火久煎直至成膏为止,然后烘干、粉碎,以无菌装0.5克为胶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牛海艳,未经牛海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3048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摆动健身装置
- 下一篇:百咳静糖浆的质量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