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层级结构数据融合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304577.1 | 申请日: | 200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195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周新运;孙利民;皇甫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余长江 |
地址: | 100080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传感器 网络 层级 结构 数据 融合 方法 | ||
1.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层次结构数据融合方法,其步骤为:
1)汇聚节点确定临界融合层Hc;所述临界融合层为:对无线传感网络某一层以外的节点 不执行数据融合操作,对该层以内的节点,按照距离汇聚节点的远近线性的分配融合等待时 间的层;其中,确定所述临界融合层的方法为:
a)汇聚节点首先向全网广播临界融合层的初始值为1;
b)汇聚节点逐步改变广播的临界融合层,依次取2,3,……N;其中N为网络总层数 的上限;
c)各节点在收到该临界融合层的参考值后,根据自己的所在层数h确定自身的融合等 待时间,并实际进行一段时间的性能测量;
d)汇聚节点通过统计收到的分组数目选择最优的临界融合层Hc;
2)根据临界融合层Hc,节点计算自身的融合等待时间Th;其中,节点按照其所在层数被 划分为两类,第一类包括所述临界融合层内部的节点和所述临界融合层之上的节点,第二类 包括所述临界融合层外部的节点,两类节点按照不同的方式分配融合等待时间:
a)对所述临界融合层内部的节点和所述临界融合层之上的节点,按照距离所述汇聚节点 的远近线性的或近似线性的分配所述节点的融合等待时间,距离所述汇聚节点越远的 层次上的节点获得的融合等待时间越长;
b)对所述临界融合层外部的节点不分配融合等待时间,所述节点立刻转发接收到的数据;
3)节点根据自身融合等待时间进行数据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等待时间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h为本节点的层次,Hc为临界融合层,T为总的延时约束,Th为本层节点分配的融合 等待时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延时约束改变时更新所述临界融合层,以更新后 的临界融合层参数重新执行数据融合操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性能测试的时间为大于或等于3倍节点的数据 采样周期时间,且大于或等于网络延时约束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30457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