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假单胞菌及其在生物去除含氮杂环化合物中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710303932.3 | 申请日: | 200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5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温东辉;柏耀辉;孙庆华;赵翠;唐孝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02F3/34;C12R1/38;C02F10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100871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株假单胞菌 及其 生物 去除 杂环化合物 中的 应用 | ||
1.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BC001 CGMCC №.2223。
2.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BC001 CGMCC №.2223在生物去除含氮杂环化合物中的应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去除含氮杂环化合物为生物吸附和/或生物降解所述含氮杂环化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氮杂环化合物为喹啉、吡啶,或它们的衍生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去除含氮杂环化合物为去除污水中的含氮杂环化合物,具体方法为将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BC001CGMCC №.2223接种于含有喹啉或其衍生物的污水中,在20-35℃培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中的喹啉或其衍生物浓度为1000mg/L以下;所述污水中的吡啶及其衍生物的浓度为600mg/L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去除污水中的含氮杂环化合物的过程中,向污水中补充可利用的碳源,使微生物可利用的碳元素与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8-22。
8.以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BC001 CGMCC №.2223为活性成分的活菌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30393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