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分银渣中提取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303815.7 | 申请日: | 200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5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郭锋;陈彩霞;马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川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11/00 | 分类号: | C22B11/00;C22B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李迎春 |
地址: | 737103***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银渣中 提取 方法 | ||
技术领域
一种从分银渣中提取银的方法,涉及一种从铜阳极泥中分离提取Se、Cu、Te、Au、Ag等金属后的固体残渣中回收银的方法。
背景技术
分银渣是铜阳极泥提取主要成分如Se、Cu、Te和贵金属Au、Ag、Pt、Pd后留下的固体残渣。一般阳极泥的产出率为50%~55%,而分银渣的产出率为铜阳极泥的28%~33%。目前国内许多铜冶炼分厂每年产出大量的分银渣。由于分银渣成分复杂、贵金属含量较低、回收处理比较困难,有些冶炼厂把分银渣返回火法进行熔炼、吹炼,造成贵金属的损失,处理成本高;而有些冶炼厂把分银渣直接返回阳极泥处理工序,这种处理方法不仅不能有效回收其中的贵金属和有价金属,反而增大了阳极泥处理工序的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可靠、环境友好、适应性强、Ag的回收率高的从分银渣中提取银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从分银渣中提取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过程上首先将分银渣按固液质量比为1∶2~3进行浆化30~60分钟,然后补水至固液质量比至1∶5~6,再加入H2SO4,使溶液中H2SO4浓度为0.3~0.6mol/L,溶液温度加热恒定在50℃~70℃,再加入氧化剂NaClO3,使溶液氧化还原电位保持在440mv~480mv,反应3.5~5.5h后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后液用于回收金属Cu、Ni,分离的含AgCl渣相,在碱性条件下被CH2O还原为粗Ag粉。
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对分银渣按一定液固比浆化,采用工业H2SO4调整溶液酸度,然后加入氧化剂NaClO3控制溶液氧化还原电位进行氧化预处理,使分银渣中难以浸出的Ag2O、Ag2SO4、Ag2S、单质Ag转变为易被亚硫酸钠浸出的AgCl,从而在碱性条件下被CH2O还原为粗Ag粉。
本发明的方法设备简单、工艺可靠、环境友好、适应性强、Ag的回收率高、而Au、Pt、Pd的损失小等特点,适合大规模工业生产,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从分银渣中提取银的方法,首先按分银渣用水浆化至固液固质量比为1∶2~3,浆化30~60分钟45分钟,然后补充水份,使体系固液质量比为1∶5~6,再缓慢加入工业H2SO4,使溶液中H2SO4浓度保持在0.3~0.6mol/L,溶液温度加热恒定在50℃~70℃,缓慢加入氧化剂NaClO3,使溶液氧化还原电位保持在440mv~480mv范围之内,不致使分银渣中Au、Pt、Pd被氧化而进入氧化预处理液中造成损失,反应3.5~5.5h后进行固液分离。氧化预处理液可回收其中金属Cu、Ni,难浸出的Ag则转变为AgCl留在预处理渣中,然后通过工业上广泛应用的Na2SO3分银、CH2O还原的流程得到品位大于93%的粗银粉。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川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金川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3038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软件界面的构造方法
- 下一篇:非晶合金接地变压器的器身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