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调节人体免疫功能的中药保健酒无效
申请号: | 200710303702.7 | 申请日: | 200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967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发明(设计)人: | 鄢良;张韬;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科雍和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15 | 分类号: | A61K36/815;A61P37/02;C12G3/04;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7北京市东城区安***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调节 人体 免疫 功能 中药 保健酒 | ||
技术领域
属于中药保健品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具有调节人体免疫功能的中药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追求健康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滋补保健酒作为一个全新的名词,正逐步走进人们的生活。其实,滋补保健酒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出现,只是那时候它更多的是作为“药酒”被人们认知的。药酒,中医称为“酒剂”,是中医方剂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祖国传统医学养生健体和防病治病的一种独特医疗方法。具有“制作简单、便于存放、使用方便、内外可用、安全可靠、见效快、疗效高、副作用少”等特点,人们因而乐于接受,采用者日益增多,深受大家喜爱。
近十多年来,随着中医药工作者和中药保健酒研究生产人员共同努力,对中国中药保健酒的发展历史、中国中药保健酒的特点和应用、工艺及质量等方面作了较为全面的归纳和总结,这些工作推动了中药保健酒产业的深层次发展。不但出现了一批质量可靠、疗效显著、深受患者和群众欢迎的中药保健酒产品,而且在中药保健酒的毒理研究、药理研究及质量监测、制作工艺等方面均有迅速发展。为了让人们饮用更有针对性,同时规范市场并便于管理,《保健食品管理办法》将中药保健酒中的滋补性中药保健酒定义为保健食品,给于了它合法的身份。这种定位并没有将其与中药保健酒完全分离,只是提法更确、更科学。
众所周知,中药保健酒是由酒与药物配制而成,包含有“酒的作用和药物功效”的双重作用。然而药物的配入,是有针对性的和选择性的,都是按特定要求加入的,因此,配入酒中的药物不同,其中药保健酒的作用也不同。治疗性中药保健酒,是以防治疾病为主的中药保健酒,在配方上都有严格的要求,是专为疾病而设的,例如:国公酒、五加皮酒等;滋补性中药保健酒,虽然对某些疾病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但主要是对人体起滋补增益作用,促进人体健康,精力充沛,预防病邪袭人,例如劲酒、椰岛鹿龟酒等。参芪蚁酒融合二者之长,在组方上充分考虑其治疗上的特殊性和保健上的适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以拟黑多刺蚁为主要原料的中药保健酒。
本发明的中药保健酒具有调节人体免疫的功能,适合于免疫力低下及体弱多病者。能滋阴补肾、扶正固本、祛风除湿,活血通络,可用于对体虚、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支气管哮喘等病症的预防和保健。
本发明还提供了该中药保健酒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中药保健酒是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的:
拟黑多刺蚁25~75份 人参40~120份 黄芪210~630份
党参200~600份 枸杞子120~360份 白芷120~360份
木瓜120~360份 蜂蜜10~30份 白糖225~675份
高粱酒4190~12570份
本发明中药保健酒是由下述优选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的:
拟黑多刺蚁38~63份 人参60~100份 黄芪315~525份
党参300~500份 枸杞子180~300份 白芷180~300份
木瓜180~300份 蜂蜜15~25份 白糖338~563份
高粱酒6285~10475份
本发明中药保健酒是由下述最佳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的:
拟黑多刺蚁50份 人参80份 黄芪420份 党参400份
枸杞子240份 白芷240份 木瓜240份 蜂蜜20份
白糖450份 高粱酒8380份
本发明中药保健酒可按下列工艺制备而成:
1、原药材的净制:蚂蚁:挑除砂石、泥土等杂质,清水抢洗三遍,沥清水份,置通风处,放晾备用。人参、黄芪、党参、枸杞子、木瓜、白芷等中药材经挑选,除去非药用部分及异物杂质,清水抢洗二遍,其中人参、黄芪、党参、白芷切制成3-5mm原始片,木瓜切开露瓢。沥清水份,置通风处,放晾备用。
2、蚂蚁的浸提:按配方量称取蚂蚁,置浸提罐A中,加入10倍量已降度至28度的高粱酒浸泡28天,每隔12小时开启泵循环搅拌30分钟,再静置2天,吸取上清液,过滤(滤材为200目滤布),置配液罐中备用,提取后的蚂蚁弃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科雍和医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科雍和医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3037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