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两轮机动车的音响装置的安装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10303598.1 | 申请日: | 200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4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甲斐贵之;森和彦;畑山淳志;坂本顺一;矢野谦吾;高石雄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J39/00 | 分类号: | B62J39/00;G11B3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高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机 动车 音响 装置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两轮机动车的音响装置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搭载有扬声器和扩音器等音响装置的两轮机动车是众所周知的。 在这种两轮机动车中,在车辆前方设置用于搭载音响装置的专用空间,通 过将音响装置设置在该空间内,将音响装置安装在车辆上(例如参照专利 文献1)
此外,在两轮机动车中也有搭载电子钥匙系统的产品。在该种两轮机 动车中,配备有与电子钥匙系统连动的转向手柄锁定装置,该转向手柄锁 定装置位于车身前方,设置在车身罩内的前管侧方(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特公平3-49794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5-119421号公报
然而,由于扬声器和扩音器等音响装置大多是大型的,因而用于配设 该音响装置的空间必然也变得很大。此时,对于在车辆前方配备有用于收 纳书籍或小物品等物品的收纳盒的两轮机动车,为了确保所述空间,不得 不将收纳盒设计得很小。然而对于两轮机动车特别是小型两轮机动车,收 纳盒收纳容量的大小是商品魅力的一个因素,因而不希望减小收纳容量。
另外,搭载有电子钥匙系统的两轮机动车来说,由于与通常的机械式 钥匙相比,与电子钥匙系统连动的转向手柄锁定装置为大型部件,因而在 将音响装置搭载在该两轮机动车上时,难以确保所述空间,该种部件的布 置受到约束。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所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轮机动车的音 响装置的安装结构,其不减少收纳盒的物品收纳容量,或即使在配备有与 电子钥匙系统连动的转向手柄锁定装置的情况下,也能有效地收纳音响部 件。
本发明的两轮机动车的音响装置的安装结构,该两轮机动车由车身罩 覆盖支承转向手柄操舵部及发动机的车架,将收纳物品的收纳盒配置在车 身罩的内侧,将音响部件中指示播放操作等的音响操作装置配置在转向手 柄操舵部附近,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音响部件配置在由所述收纳盒与所述 车身罩包围的空间内。
在本发明中,由于将音响部件配置在原有的车身罩与收纳盒之间的空 间内,因而能够有效地活用由该空间所形成的闲置空间,而且,能够抑制 收纳盒的收纳体积下降。在收纳空间受到限制的小型两轮机动车中,能够 有效地设置音响部件。
在此场合下,所述收纳盒也可以是形成在所述车身罩中从后方覆盖转 向手柄操舵部的内罩上形成的内盒。
只要将音响部件设置在内盒附近,则能够缩短与设置在转向手柄操舵 部的音响操作装置之间的距离,便于接线。
另外,所述车架包括:能操舵地支承转向手柄的前管、从所述前管指 向车辆后下方并延伸出来的下框架,包含发动机的动力单元设置在所述下 框架的下方侧,所述收纳盒也可以配置在所述前管的附近。
在该结构中,音响部件与发动机之间距离增大。因此,通过将音响部 件远离噪音产生源即发动机,可以使发动机噪音对音响部件的影响减少。
所述车身罩也可以由覆盖收纳盒的上方的仪表面板构成。
通过将音响部件配置在仪表面板的下方,能够确保相对音响部件的防 水性,能够有效地活用车辆前部中的闲置空间。
另外,也可以将扬声器安装在所述仪表面板上,且在所述音响部件上 设置用于避开所述扬声器的退避部。
由于音响部件配置在仪表面板的下方时,为了避免安装在仪表面板上 的扬声器与该音响部件干涉,在音响部件上设置有用于避开所述扬声器的 退避部,因此音响部件和扬声器接近,不存在无用空间,能够转向手柄周 围的结构更加紧凑。
本发明的两轮机动车的音响装置的安装结构,该两轮机动车由车身罩 覆盖支承转向手柄操舵部及发动机的车架,将音响部件中指示播放操作等 的音响操作装置配置在转向手柄操舵部附近,其特征在于,所述两轮机动 车包括在停车时使转向手柄不能操舵的转向手柄锁定装置,而且,搭载有 与其连动的电子钥匙系统,车架包括能操舵地支承与转向手柄连接的转向 手柄操舵轴的前管,将所述转向手柄锁定装置配置在由所述转向手柄操舵 轴的一侧与所述车身罩包围的空间内,将所述音响部件配置在由所述转向 手柄操舵轴的另一侧与所述车身罩包围的空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3035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