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血管疾病的新型药物支架无效
申请号: | 200710302402.7 | 申请日: | 200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5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发明(设计)人: | 陈毅生;胡铁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赢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31/16 | 分类号: | A61L31/16;A61L33/14;A61F2/8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明渡 |
地址: | 201201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血管 疾病 新型 药物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洗脱支架,具体涉及一种可以防止急性血栓形成的新型药物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患者日益增多,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已经成为冠心病常规治疗方法之一,成功率可达95%以上。但是手术后3-6个月,有25-50%的患者会发生再狭窄,限制了PCI的远期疗效。
支架术后再狭窄的机理是:人体血管经支架或其他植入器械扩张后造成血管壁的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损伤,会引起血栓和炎症反应。伴随血小板的细胞生长因子的释放,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被激活的平滑肌细胞由收缩显型转变为合成显型,受损后3天内,大约40%的中膜平滑肌细胞进入细胞增殖周期。新合成的细胞迁移到平滑肌内膜层,分泌大量的细胞外基质。同时,炎症细胞会侵袭损伤部位,进入血管壁的更深层。功能紊乱的内皮细胞也对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有所贡献。直到受损部位的内皮重新长成,内膜增殖才逐渐减慢,然而细胞外基质增多进一步引起内膜增厚。这多种生物过程同时作用导致了术后血管的再狭窄的发生。
为了解决PCI术后再狭窄这个难题,国内外医学界在过去的20年里不断创新探索,曾经用过激光、放射性同位素、超声等多种治疗方法,但是都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个难题。20世纪90年代,研究人员挑选那些生物相容性好的多聚体作为介质,将药物混合在其中,涂在支架表面,使支架表面所带的药物可以在支架植入体内后缓慢释放并在病变局部维持较长时间的有效治疗浓度,成功地开发出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Stent,DES)防治PCI术后再狭窄。将药物洗脱支架的药物选择转向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的药物并获得满意效果。至此,药物洗脱支架在防治支架内再狭窄中的作用得到确立。药物洗脱支架可使药物局限在局部达到有效治疗浓度并维持较长时间,而全身毒副作用几乎可以忽略。药物洗脱支架为减少或消除再狭窄带来了巨大的希望,支架作为带药载体的局部治疗具有广泛的社会经济意义。
1999年美国强生公司成功地开发出药物洗脱支架,并于2002年推向市场。将两年的再狭窄率第一次降到了10%以下。实现了与外科手术同样的疗效。目前国际上从事DES产品开发的竞争日益激烈。Boston Scientific和Abbott不惜400亿美元兼并该行业的领先企业Guidant。Johnson & Johnson的Cordis公司则于2002年首先推出全球第一个DES产品。大量的临床研究结果证明,该产品安全有效,处于领先地位。Boston Scientific公司紧随其后次年推出竞争产品。Medtronics公司也于今年完成了它的产品开发。新技术的开发带来了新的机遇,诸如Conor、Biosensors等原先根本没有机会参与本市场的小公司也因为开发出自己的DES而成功地在本行业立足。
目前,国外专家对于血管重建术后的再闭塞形成的主要原因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发现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凝结(Coagulation/Hemostasis)、动脉粥样化形成(Atherogenesis)、血液动力学(Rheology/Vasotonus)、血管炎症(Vascular/Inflammation)是形成血管重建后再狭窄的主要因素。并且以上任何一个机制均可导致其他机制的激活,并且相互促进,相互扩大,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而进一步加重扩大效应,形成恶性循环;同时,四个机制的扩大效应可抑制血管内皮祖细胞(EPC)的增殖、分化,使EPC功能降低,而使血管内皮细胞不能正常修复。最终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加重,动脉粥样斑块不断增厚并破裂,血栓形成,内膜增厚(代偿性修补),因此,EPC功能缺陷是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和心血管病以及术后再狭窄的重要发病机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赢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赢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3024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脱卸式保暖衬衫
- 下一篇:电梯无线远隔监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