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节能型烧毛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10302398.4 | 申请日: | 200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94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孙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占明 |
主分类号: | D06C9/02 | 分类号: | D06C9/02;D06B2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型 烧毛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后整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将布坯表面的毛羽烧掉,保证布面光洁的节约能源的烧毛机。
背景技术
在纺织印染行业中,烧毛是印染的前道工序,织物表面的光洁与光滑主要依靠烧毛这一工序,它将纺织品在纺织过程中所产生的绒毛或棉绒、棉杂、棉结烧掉。然而由于布料在进行烧毛之前基本为湿布,含有大量的水分,因此烧毛前要通过专用的由十数只烘筒构成的烘干设备进行烘干,这样一来也就必然要在加热烘筒上消耗大量的能源;除此之外,现有烧毛机内部的烧毛机构所释放的热量不可能完全在烧毛过程中被消耗掉,必然有大量的热量浪费掉,同时还造成烧毛机的温度极高,达到300-400℃,操作者无法靠近,也就无从实时检查烧毛的质量和效果;另外,现有的烧毛火口的结构设计也不够合理,导致大量的燃料得不到完全燃烧,造成了环境污染和能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烧毛机中存在的能源浪费和烧毛质量不高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节能型烧毛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节能型烧毛机,包括机体、机体上和机体内设置的导布机构、以及机体内部设置的烧毛机构,所述的机体内的上部设置有热能回收机构,所述的热能回收机构包括一个外设的吸烟通风机,以及机体内上部的吸热体。
优选的是,所述的机体上方还设置有一个分别与机体和吸烟通风机相连通的烘筒。
优选的是,所述的吸热体由展幅加热板和其上方的换热器构成,换热器由弧形筋板和筋板上方的带孔的弧形紫铜板构成,所述的展幅加热板为表面带有展布纹的弧形铜板。
优选的是,所述的导布结构导布机构包括机体外、吸热体一侧设置的导布辊和另一侧设 置的动力胶辊,机体内、吸热体下方设置的张力调节装置,以及机体底部设置的出品导布辊,还包括烘筒两侧设置的两个导布辊。
优选的是,所述的烧毛机构包括油气管路,以及设置在油气管路上的至少一对烧毛火口,烧毛火口安装在内部的两侧,在烧毛火口的出火口一侧分别设置有冷却调节组件,该冷却调节组件由一个位于上方的冷水辊和其下方的导布辊连接构成。
优选的是,所述的烧毛机构包括上、下两级结构相同的烧毛机构。
优选的是,所述的烧毛机构内的冷却调节组件之间设置有间距调节装置。
优选的是,所述的火口为高温烧毛火口,包括一个长条壳体,以及壳体上方设置的火砖,所述的壳体的内部为设置有空腔,由下至上依次包括膨胀腔、射流压缩腔和出火口;膨胀腔的底部设置有燃气输送管,膨胀腔内、燃气输送管的上方设置有两块分流网板;射流压缩腔由切面为箭头形状射流腔,以及箭头上方的切面为矩形的压缩腔构成,压缩腔与射流腔之间、射流腔与膨胀腔之间相互连通;在出火口安装有一个倒置的T字型火嘴,火嘴的底部开有多条气道,火嘴的上部与出火口相夹形成两条出火道,两块火砖位于出火道的两侧,火嘴中部的两侧向内部凹陷,出火口两侧的相应位置同样向内凹陷,两凹陷组合形成一个稳流腔,火嘴的两侧设置有循环水通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烧毛机的上部设置了一个热能回收再利用装置,烘筒上设置吸烟通风机,将火口发出的多余的能量吸收至热能回收再利用装置,用于布料的熨平和干燥,省去了现有烧毛机在外面单独设置的一套熨平干燥的设备,节省了能量;紫铜弧板上面设置的丝板螺纹,有利于布料的展平;换热器上设置有通风紫铜孔板,更有利于热量的吸收;总之,采用通过热能回收再利用装置,使布的烘干和展平完全可以达到烧毛前的合格指标,特别是棉类和含棉量较大的布类更为适宜。火口采用的结构,使得燃料能够充分燃烧;设置有冷水辊调节机构,可以根据不同的布料调节布与火口的距离,避免了布料的烧焦或烧毛程度不够的问题,设置冷水辊可以使布在烧毛过程中得到冷却,避免因温度过高而损坏布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换热器切面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的展幅加热板切面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图3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火口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火口的切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A部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占明,未经孙占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3023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