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动车后部中的车身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710302357.5 | 申请日: | 200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971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武本赖人;浅野直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25/16 | 分类号: | B62D2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章社杲;吴贵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 后部 中的 车身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后车轮罩和后窗台板(rear shelf)的机动车的后部中的车身结构。
背景技术
在诸如汽车的机动车的后部中,例如,在机动车室(行李间)内部提供有后车轮罩,并且采用各种类型的结构,用于防止后车轮罩的内板和外板变形并且用于确保后车轮罩的强度。
例如,在日本实用新型出版物No.5-78674U提出的结构中,将具有封闭截面(closed cross section)并且沿着滑柱罩(strut house)延伸的侧立柱(side stay)连接到车轮罩的侧面,由此防止了后车轮罩的内板和外板的变形,并且同时通过确保强度从而增强了刚度。在日本实用新型出版物No.5-78675U提出的结构中,利用具有封闭截面的角托架将后车轮罩的内板和后侧围板(rear quarterpanel)的内板相互连接到一起,由此大体上防止了后车轮罩上部的变形,并且同时通过确保强度从而增强了刚度。
另一方面,已经知道有这样一种类型的机动车,其中在后车轮罩的上部中提供在机动车的左右方向延伸的后窗台板,并且利用后窗台板确保了机动车车身的结构刚度。在滑柱罩与后车轮罩为一体的机动车中,通过将滑柱罩的顶部连接到后窗台板将来自滑柱罩的输入分散到后窗台板上,由此确保了整体刚度(例如,见日本实用新型出版物No.63-69679U)。
最近,由于生活方式的变化和个人价值观的多样化,对于能够满足各种使用目的机动车的要求增加了,并且对于机动车要求越来越多样化。然而对于驾驶感觉、内部舒适性和燃料节省的要求被认为是很重要的,对于驾驶性能的要求同样很重要,并且需要这种能够以高标准满足相互矛盾的要求的机动车。再考虑用于强化机动车车身的结构,要求确保刚度以在驾驶过程中以高标准稳定驾驶感觉,同时要抑制机动车车身重量的增加并且抑制由于用来提高驾驶感觉和内部舒适性的加固元件而造成的空间增加。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在机动车的后部中提供一种车身结构,此结构能够抑制机动车车身重量的增加,并且同时能够以高标准确保刚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机动车的后部中提供车身结构,包括:
后车轮内罩,其在机动车的左右方向被设置在后车轮的内侧,并且限定了用于容纳一部分后车轮的空间;
托架(brace),其在机动车的上下方向延伸,并且在左右方向连接于后车轮内罩的内表面,以形成具有在左右方向上封闭的截面的第一部件;
后窗台板,其在托架的上方在左右方向延伸;
横向元件,沿着后窗台板在左右方向延伸,并连接于后窗台板的下表面,以形成具有在上下方向上封闭的截面的第二部件,其中:
横向元件的端部和托架的上端部相连接,以连接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
具有了这种结构,通过连接封闭截面部就可能以高标准确保机动车车身的刚度。本发明对于确保刚度以防止机动车车身的变形尤其有效。
第一部件的面积(area)可以朝向托架的上端部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利用具有抑制了应力分布的最小尺寸的托架来确保托架相对于后窗台板的连接面积,由此能够充分地增强刚度。出于此原因,能够获得可以抑制机动车重量增加的车身结构,并且同时能够以高标准确保刚度。
托架的上端部可在左右方向上向内弯曲。
在这种情况下,托架的上端部平滑地连接于横向元件的端部。以这种方式,能够确保连接刚度,并因此能够充分加强封闭的截面部之间的连接刚度。
车身结构可进一步包括隔板(bulk head),该隔板连接于托架的上端部。
在这种情况下,因为放入了隔板,就可能通过将第一部件连接于第二部件将托架连接于后窗台板,同时确保托架的封闭截面部的刚度。
车身结构可进一步包括支撑物,该支撑物设置在后车轮内罩的下方并支撑机动车的悬架装置。这里,托架的下部连接于支撑物。
在这种情况下,从悬架装置到机动车车身的输入能够被分散到后窗台板。
支架的下端部可连接于机动车的侧向元件,该侧向元件在机动车的前后方向延伸。
在这种情况下,来自后车轮罩内板的输入能够被分散到后窗台板和侧向元件。
车身结构可进一步包括加强物(reinforcement),其加强支架的上端部以外的部分。
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通过加强物根据需要设置加强条件。
加强物可覆盖支架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
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根据需要容易地设置加强条件。
加强物可在上下方向连接于托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3023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现浇砼空心板用空腔模壳构件
- 下一篇:望远透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