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旁开扣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301870.2 | 申请日: | 2007-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158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 发明(设计)人: | 杨曜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扣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4B11/25 | 分类号: | A44B11/25;A44B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旁开扣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旁开扣结构。
背景技术
现今扣具使用非常的普遍,其中一部份扣具大多都以公、母扣具来活动穿设或固定连接于两根带体(皮带、织带、绳带)的活动端,而两根带体另一侧端则固定在物品上,以利公扣、母扣对接定位后,即形成可调整带体松紧或对两根带体进行束紧定位的目的,而此种公、母扣具的使用范围相当广泛,可应用于鞋子、袋子、衣物、背包、腰包、腰带、旅行箱、肩背带、安全帽、自行车器物(如水壶、工具桶或置物箱等)、安全带(如游乐器、婴儿车等)或其他需利用带体固定的物品上使用;此外,一般不同型式的扣具会有不同的扣合方式,其所拥有的功用也不相同,而使用用途也会产生差异。
再者,因周休二日的风潮以及目前社会对于休闲运动风气日渐盛行,而使一般家庭经常会到郊外进行如骑自行车、登山以及钓鱼等户外活动,举例来说,常见用于自行车的载物装置大多都以硬式夹座和挂钩二种固定方式来将收容器物(如水壶、工具桶或置物箱等)固定在自行车的车首、车侧支架或椅垫下方的二杆体上,可在骑自行车时可方便饮水、修车或将随身物品置放在其内,请参阅图13、图14所示,是现有的立体图以及另一现有的使用状态图,此二种现有技术为利用金属线材折弯形成一置放水壶的支架,并以螺丝或以夹座来夹合固定在杆状体上,然而上述的方式为具有下列缺失:
1、上述二种现有技术都需利用手工具始可锁合在自行车的杆状体上,且需在金属线材的支架上焊固有供螺丝穿设的金属片材,其整体组装以及加工上都不甚便利且成本较为高昂。
2、上述二种支架都需固定在自行车上,平时不使用时会影响外表的美观,也容易被宵小窃取。
3、上述二种支架都为金属线材所制成,其所可容置的水壶或收容器物的尺寸固定,当使用者在购置水壶或收容器物时的尺寸必须相符才不会掉落,故整体的适用范围不够宽广,使用时也不甚方便。
综上所述,要如何设法解决现有产品所造成的缺失与不便,并提高此类支架的适用范围以及减少拆卸时的不便,即为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旁开扣,解决现有技术组装与加工均不便利、适用范围不够宽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旁开扣,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母扣、公扣以及活动接合定位于母扣、公扣间的承接座、连接座;其中:
所述的母扣在中央基座上设有绳带孔,并由基座两侧同向延伸有支臂,其两个支臂间具有承接空间,而各支臂末端都朝基座方向形成有中空的对接孔,并在两个支臂外侧边剖设有透孔;
所述的公扣在中央基部上设有绳带孔,并由基部两侧同向延伸有具弹臂以及插接端的插接部;
所述的承接座的承接部两侧都形成有凹部,而承接部两侧凹部定位于母扣两个支臂间的承接空间中,且承接座在承接部上方设有对接部;以及
所述的连接座设有衔接部,所述的衔接部穿置在承接座的对接部中,并在所述的连接座上方设有接合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母扣、公扣以及活动接合定位于母扣、公扣间的承接座所组成,其中母扣、公扣处都可穿设绳带使用,而活动接合定位的连接座则可通过不同结构设计来运用于特定用途上使用,是以,不但不丧失此种旁开扣的功用,也可达到使用方便、容易携行且适用性广泛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在组装时的俯视剖面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在组装后的俯视剖面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在使用时的立体外观图;
图7是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在使用时的立体分解图;
图8是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在使用时的立体外观图;
图9是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在使用时的立体分解图;
图10是本发明第四较佳实施例在使用时的立体分解图;
图11是本发明第五较佳实施例在使用时的立体分解图;
图12是本发明第一以及第二较佳实施例使用于背包时的立体外观图;
图13是现有技术的立体图;
图14是另一现有技术的使用状态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扣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扣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3018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合链机构及装有该分合链机构的金属拉链双上止机
- 下一篇:鞋底垫的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