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网口设备自动组网的方法及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710301210.4 | 申请日: | 200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953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念;吴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29/12;H04L29/06;H04L12/56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皋吉甫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网口 设备 自动 组网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网口设备自动组网的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在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Protocol,TCP/IP)的体系结构中,链路层用来屏蔽各种物理接口的差异,对网络层提供统一的数据传送服务。最常见的物理接口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点对点接口,只有直接相连的两个设备间相互通信,比如光网络设备中的光口。另一种是广播接口,一个设备发送数据,在同一局域网内的多个设备都能够收到数据,如以太网。在点对点接口上,链路层协议运行点到点协议(Point toPoint Protocol,PPP);在以太网上,链路层一般运行以太网协议。在链路层之上,网络层统一运行IP协议。IP协议的基础就是IP地址,即需要对每一个网络接口配置IP地址。接口之间的IP地址不能冲突,并且有一定的规划要求。为实现各个网络设备之间的动态发现和寻找路由功能,一般在IP协议的基础上运行动态路由协议,如开放最短路径优先路由协议(Open Shortest Path First,OSPF)、路由信息协议(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RIP)等。
路由器一般会有多个网络接口,用来连接多个网段,实现IP数据包的互通和转发功能。如图1所示,是一个典型的路由器配置,该路由器有三个网络接口,接口地址分别是129.9.0.1、192.168.0.1、10.77.71.10,这三个接口连接着三个不同的网段。
本发明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
路由器需要手动配置每一个接口的IP地址,并且要合理规划,不能出现冲突的情况。每个接口的IP地址不能在同一个网段,更不能配置为一样的IP地址。因为在正确配置IP地址之前,中心网管无法访问到该设备,需要在设备本地手动设置每个接口的IP地址,维护成本较高。尽管单个接口占用的资源不多,但有多个接口时,例如对于具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接口的光网络的设备,每一个接口都占用一个网段的地址,将会对地址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网口设备自动组网的方法及设备,让设备在默认配置下即可达到相互通信的目的,从而由中心机房的网管统一管理全网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网口设备自动组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多网口设备获取一个全网唯一的IP地址;
当与对端设备建立连接时,所述多网口设备在物理接口上运行协商协议,与所述对端设备协商获得虚拟逻辑接口;
在所述虚拟逻辑接口上运行通信协议,使两个设备相互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网口设备,包括:
主IP地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一个全网唯一的IP地址;
虚拟接口协商单元,用于当与对端设备建立连接时,在物理接口上运行协商协议,与所述对端设备协商获得虚拟逻辑接口;
通信单元,用于在所述虚拟逻辑接口上运行通信协议,使两个设备相互通信。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多网口设备在默认情况下即可以相互通信,不需要手动配置每一个接口的IP地址,大大降低了网络设备的维护费用,也减少了人工配置出错的可能;另外,一个设备的多个网口使用同一个IP地址,节省了地址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路由器配置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多网口设备自动组网的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多网口设备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网口设备自动组网的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多网口设备上电以后,首先给管理网口分配一个全网唯一主IP地址,该主IP地址可以人为指定,也可以采用一定的规则自动生成。该主IP地址用于默认状态下的通信管理,保证其它设备可以与多网口设备进行通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3012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多层次多角度分析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图像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