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售货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10300399.5 | 申请日: | 200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665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小岛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F9/02 | 分类号: | G07F9/02;H05B33/08;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雪梅;王忠忠 |
地址: | 日本群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售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正面具有用于放置并展示多个商品的样品的商品展示室、根据货币的投入和按钮的操作等来销售内部放置的商品的自动售货机。
背景技术
通常已知的自动售货机具有:正面开口的自动售货机本体;自动售货机的正面可开闭的外门;设置在外门的前面并用于展示多个商品的样品的商品展示室;用于支撑商品展示室内展示的各商品的样品下面的、由透光性材料形成的样品台;以及在样品台的下侧沿着样品台设置的荧光灯,由荧光灯从下方对各个商品的样品进行照明。
此外,其它的自动售货机具有:与上述相同的自动售货机本体;外门以及商品展示室;以及分别设置在商品展示室内展示的多个商品的样品的背面侧、并分别从背面侧对各商品的样品进行照明的多个LED(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
但是,前者的自动售货机由荧光灯对各商品的样品进行照明。在这里,荧光灯与LED相比耗电大,且与LED相比寿命短。为此,在降低自动售货机的维持管理成本方面不能令人满意。
此外,后者的自动售货机由LED照明装置对各商品的样品进行照明。在这里,LED照明装置与荧光灯相比,在耗电和寿命方面有优点。但是,例如在将前者的自动售货机设置在人流量少的场所时,尽管几乎不显眼,还是用各LED照明装置对各商品的样品进行照明。为此,后者的自动售货机白白地耗电。
另一方面,考虑到夜间人流量变少,可在规定时间之后,熄灭各LED照明装置。但是,为了设定上述规定时间,有必要进行人流量的调查,也存在人流量随季节和日期而变化的情形。为此,有可能由于熄灭各LED照明装置而白白地丢失售货机会。
进一步,在上述各自动售货机中,例如,在为了促销而使各商品的样品中的一部分商品样品醒目时,在该部分商品的样品上贴标签等,来进行与其它商品的样品的区别。但是,从远处看商品展示室时,上述标签等不醒目,促销的效果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低商品展示室内的商品样品的照明中所需的维持管理成本,并且不丢失售货机会,而且能有效地使商品展示室内的商品样品中的一部分商品样品变醒目的自动售货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在具有在前面具有展示多个商品样品的商品展示室的自动售货机中,具有:多个LED照明装置,能分别照明上述商品展示室内互不相同的规定范围内的商品样品;检测装置,能检测商品展示室前面侧的规定的检测范围内的使用者;售货时发光控制装置,当检测装置检测到使用者时,使各LED照明装置分别执行规定动作。
由于各商品样品由各LED照明装置照明,与用荧光灯照明各商品样品的情况相比,在耗电以及寿命方面有利。并且,各LED照明装置能照明各商品样品,当由检测装置检测到商品展示室前面侧的使用者时,售货时发光控制装置分别使各LED照明装置执行规定动作。因此,例如,在由检测装置检测到使用者之前,各LED照明装置的发光量减少,则在使用者接近之前,各LED照明装置不会不必要地耗电。此外,当使用者接近时,点亮各LED照明装置,则使用者识别到可售货状态。因此,在降低商品展示室内的商品样品的照明中所需的维持管理成本的同时,不会白白地丢失售货机会。
此外,各LED照明装置能分别照明互不相同的规定范围内的商品样品,售货时发光控制装置分别使各LED照明装置执行规定动作。由此,例如,当使各LED装装置中的一部分LED照明装置的光亮随规定时间变化时,由上述一部分的LED照明装置照明的商品样品以与其他商品样品不同的方式被照明。因此,能有效地使商品展示室内的商品样品中的一部分商品样品变得醒目,在对一部分商品进行促销这一点上非常有利。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以及除此以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通过下面的说明和附图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自动售货机的立体图;
图2是自动售货机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3是自动售货机的正视图;
图4是取出各商品样品的状态下的自动售货机的主要部分的正视图;
图5是自动售货机的框图;
图6是表示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7是自动售货机的动作说明图;
图8是表示自动售货机的其它的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电有限公司,未经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3003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