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谱仪中的波长扫描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10300358.6 | 申请日: | 200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6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宋克非;林冠宇;王立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J3/06 | 分类号: | G01J3/06 |
代理公司: |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炳仁 |
地址: | 130033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谱仪 中的 波长 扫描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谱仪器中的波长扫描机构,尤其是一种凸轮摆杆式波长扫描机构。
背景技术
在许多光谱仪中,采用凸轮及摆杆作为波长扫描机构,该机构由
设置在穿置于壳体中的旋转轴上的光栅或棱镜、穿置在该旋转轴端上的摆杆、与摆杆下端上的滚轮外缘相抵接的凸轮、与凸轮驱动连接的电机组成,摆杆的上端通过一拉簧连接在壳体上。电机驱动凸轮旋转,通过摆杆带动光栅或棱镜转动实现波长扫描。
由于凸轮和摆杆间没有其它相互位置限制措施,仪器进行波长扫描时,遇有振动时会发生摆杆和凸轮的侧面碰触,影响测试精度。
另外,在运输仪器时需要保护凸轮轮廓线的精度,从而保证仪器的测量精度。由于仅仅依靠摆杆一端上的拉簧力使摆杆另一端的滚轮抵靠在凸轮上,在设备运输过程中凸轮与摆杆会有相对运动,产生较大的冲击力,容易使凸轮受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目前光谱仪器中的波长扫描机构存在的结构缺陷,提出改进结构的一种光谱仪中的波长扫描机构。
本发明一种光谱仪中的波长扫描机构,包括设置在穿置于壳体中的旋转轴上的光栅、穿置在该旋转轴端上的摆杆、与摆杆下端上的滚轮外缘相抵接的凸轮、与凸轮驱动连接的电机,所述摆杆的上端通过一拉簧连接在壳体上,在所述的凸轮一侧面上沿其外轮廓线内侧开有导槽,在所述的摆杆下端上固设一导杆,该导杆插置于所述凸轮的导槽中并沿导槽滑动。
本发明的特点是:采用导杆和导槽解决了现有技术凸轮和摆杆没有固定措施带来的问题,仪器进行波长扫描时,导杆不碰凸轮的任何部位。当有外来振动、冲击时,由于导杆和导槽的限制摆杆与凸轮微小的相对运动,即使有外界振动、冲击,也不会因为摆杆的敲击使凸轮受损,同时导槽中的导杆在应用到空间遥感仪器中时也可以起到限位作用。因此本发明保证了凸轮轮廓线的精度,也保证了光谱仪器的测量精度,也提供了一种具有防震措施适于特殊场合使用的波长扫描机构。本发明可以用于航天航空技术领域及一些特殊的场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波长扫描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凸轮6的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A向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结构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只图3所示,一种光谱仪中的波长扫描机构,包括设置在穿置于壳体中的旋转轴上的光栅5、穿置在该旋转轴端上的摆杆3、与摆杆3下端上的滚轮1外缘相抵接的凸轮7、与凸轮7驱动连接的电机6,所述摆杆3的上端通过一拉簧4连接在壳体上,在所述的凸轮7一侧面上沿其外轮廓线内侧开有导槽8,在所述的摆杆3下端上固设一导杆2,该导杆2插置于所述凸轮7的导槽8中并沿导槽8滑动。
当驱动电机6带动凸轮7旋转时,摆杆3上的滚轮1紧靠在凸轮7外廓线上,导杆2沿着凸轮7侧面上的导槽8与滚轮1同步运动,摆杆3带动光栅5转动,使光栅5与其入射光的角度产生变化,完成波长的扫描工作。同时,当凸轮7运动时,拉簧4通过弹力使摆杆3上的滚轮1完全与凸轮7接触,使滚轮1严格按照凸轮7的外轮廓线运动。采用导杆2和导槽8解决了凸轮7和摆杆3没有固定措施带来的问题,仪器进行波长扫描时,摆杆3不碰凸轮7的任何部位。当有外来振动、冲击时,由于导杆2和导槽8的限制及摆杆2与凸轮6微小的相对运动,即使有外界振动、冲击,也不会因为摆杆3的敲击使凸轮7受损。因此保证了凸轮7外廓线的精度,也保证了光谱仪器的测量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3003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拍照时防抖的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发动机启动减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