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通讯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203214.9 | 申请日: | 200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589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袁崐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H04M1/21;G02B1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通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通讯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镜头模组的移动通讯装 置。
背景技术
目前,镜头模组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移动通讯装置如手机、小灵通、个人 数码助理中以提供拍照功能。以手机为例,镜头模组最常用的安装方式为,镜 头模组安装于手机背面,镜头模组的光轴垂直于手机的屏幕。此种安装方式下, 使用者在拍摄的同时可以很方便的从手机屏幕中观察取景状况。
目前手机中采用的镜头模组的功能逐渐向传统数码相机靠近,从最开始的 30万像素、到50万像素,再到200万像素、500万像素的镜头模组都逐渐应用 于手机中。随着镜头模组功能的增强,其所需要的镜片数量越来越多,而镜片 数量增多,则镜头模组的高度也越来越大。因此,如果镜头模组采用前述安装 于背面,即光轴与屏幕垂直方式安装,则手机厚度必须增大以容纳镜头模组。 然而出于便携性以及时尚性的需求,目前的手机设计中普遍追求薄形化设计, 其厚度越来越小。因此镜头模组高度的增加与手机厚度的降低的矛盾成了亟待 解决的问题。
采用镜头模组的光轴与手机的屏幕平行,即镜头模组的开口朝向手机的侧 面的安装方式则在手机很薄的情形下仍然可以安装高像素的镜头模组,然而在 此种设计中,使用镜头模组拍摄时,手机屏幕不能很好的朝向使用者,在拍摄 远处景物时还可通过改变手机相对使用者眼睛的高度使使用者能够观看手机屏 幕,但是当使用者利用手机中的镜头模组进行自拍时,由于必须使手机距离自 己相当的距离且高度与眼睛相仿,此时使用者根本无法观看手机屏幕,取景相 当不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镜头模组安装在侧面,但是方便使用者取景的 移动通讯装置。
以下以实施例说明一种镜头模组安装在侧面,但是方便使用者取景的移动 通讯装置。
所述移动通讯装置包括外壳及镜头模组,所述外壳形成有开口,所述镜头 模组安装于所述外壳内,其光轴穿过所述开口,所述移动通讯装置还包括反光 件,其包括一反光镜,所述反光镜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外壳靠近所述开口处, 所述反光镜用于将光线反射给所述镜头模组。
所述移动通讯装置中,在镜头模组光轴与手机屏幕平行的情形下使用者仍 然可以方便的观察取景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方案提供的移动通讯装置结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移动通讯装置组合示意图。
图3是图2的移动通讯装置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本技术方案提供的移动通讯装置100包括外壳10、反光件13、 镜头模组14及旋转件15。外壳10包括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
第一壳体11包括第一侧壁111与第二侧壁112,第一侧壁111与第二侧壁 112相邻。本实施例中,第一侧壁111大体垂直于第二侧壁112。第一侧壁111 上形成有第一开口113。在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相对的一侧上形成有第一 凹槽114、及依次设置的第二凹槽115、卡合槽116与第三凹槽117。第一壳体 11的第二侧壁112上形成有第一缺口118。第一凹槽114与第二凹槽115分别位 于第一开口113相对的两侧并各自向远离第一开口113的方向延伸。卡合槽116 位于第二凹槽115与第三凹槽117之间且其两端分别与第二凹槽115及第三凹槽 117相通,卡合槽116自第二凹槽115一直延伸到第三凹槽117。第三凹槽117 自卡合槽116一直延伸到第一开口118,即第三凹槽117与第一缺口118相通。 卡合槽116的尺寸大于第二凹槽115及第三凹槽117的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2032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