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按键及使用该按键的电子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202736.7 | 申请日: | 200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2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普立华科技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3/705 | 分类号: | H01H13/705;H04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51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按键 使用 电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按键,尤其涉及一种使用在电子装置中的按键。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使用所述按键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装置的操作多采用按键输入的方式进行,如手机输入按键,相机的电源开关按键等等,上述按键多采用焊接的方式固设在所述电子装置的机身上,然而,采用这种固接的方式使得电子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产生许多不便,当按键需要与机身分离时很难将按键从机身上取下,强行取下则很容易损坏机身或者按键,同时再组装的过程也不方便;此外,因为按键固设在机身上,按键与开关电路之间的相对位置无法精确控制,从而使得按键在使用过程中不顺畅,甚至会产生错误的输入;而且,按键与机身之间的固接需要点胶或采用热压柱的方式不仅增加了工时而且耗费了材料增加了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安装方便的按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使用该按键的电子装置。
一种按键,其包括一个键体,该按键还包括两个弹性臂以及两个支撑柱。所述两个弹性臂分别对称地设置在所述键体边缘,所述两个支撑柱分别设置在所述两个弹性臂背离键体的一端。
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一机壳、一个设置在机壳内的支撑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并位于所述机壳及支撑板之间的开关电路。所述机壳包括一个外表面、一个内表面以及一个贯穿其内、外表面的开孔。该电子装置还包括一个按键,其包括一个键体,两个弹性臂以及两个支撑柱。所述键体包括一个键身,该键身包括一个键顶以及一个与该键顶相对的键底,沿所述键身的侧面底部与键底相平行的方向延伸出一个键沿,在所述键底上凸设有一键柱,所述两个弹性臂分别通过各自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键沿上,所述两个弹性臂通过各自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柱相连接。所述机壳上的开孔的尺寸大于所述按键的键身的尺寸,且小于形成在所述键身的侧面上的键沿的尺寸。所述按键的键顶由所述开孔穿出,所述键沿抵持在所述机壳的开孔周围的内表面上。在所述开关电路及支撑板上开设有对应于所述支撑柱的定位孔,所述支撑柱穿置在该定位孔内。
相较现有技术,所述按键的采用键体结合支撑柱及弹性臂的结构,将其固设于电子装置的机壳上时,避免了采用粘接或焊接的方式将按键设置在机壳内而造成众多的不便,采用定位柱加键沿及弹性臂的组合定位方式,将按键可靠的安装在电子装置的机壳上,从而使得该按键的安装及拆卸方便,而且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按键的较佳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按键的使用状态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本发明按键100包括一个键体110、两个弹性臂120以及两个支撑柱130。所述两个弹性臂120分别间隔地固接在所述键体110边缘,所述两个支撑柱130分别固接在所述两个弹性臂120背离键体110的一端。
所述键体110为一扁平的实心块,其包括一个键身112,该键身112包括一个表面光滑的键顶114以及与该键顶114相对的键底116,在所述键身112的侧面底部沿与所述键底116相平行的方向延伸出一个键沿118,在键底116的中部凸设有一个键柱113,所述键柱113用以与电子产品上的开关电路146相对正,用以触发开关电路146对电子产品进行操作。
所述弹性臂120为一曲线型的悬臂,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臂120采用S形,该弹性臂120包括一个弹性段122及分别连接在该弹性段122两端的连接段124,所述两个弹性臂120分别通过各自的一连接段124间隔地连接在所述键体110的键沿118上,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段124对称的设置在所述键体110的键沿118上;所述两个弹性臂120通过各自的另一连接段124分别连接所述支撑柱130。该弹性臂120支撑所述按键100的键体110并为该键体110提供回复力。可以理解,该弹性臂120可以是其他形状的曲线,如V形等。
所述每一支撑柱130为一阶梯形柱体,其包括一支撑段132及一定位段134。所述支撑段132的直径大于所述定位段134的直径,所述定位段134连接在所述支撑段132的一端,所述支撑段132的另一端则连接在所述弹性臂120的一连接段124上,其中,所述弹性臂120的连接段124可连接在所述支撑柱130的顶端,也可连接在所述支撑柱130的侧面,其连接位置可根据不同的需求而作相应的变化。可以理解,所述支撑柱130的支撑段132可采用锥台状,所述弹性臂120的连接段124连接在该锥台状支撑段132的锥顶端,所述支撑柱的定位段134连接在该锥台状支撑段132的锥底端,从而保证该支撑柱130安装时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普立华科技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佛山普立华科技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2027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面食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带联网显示设备的加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