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排污扩容器余热回收利用的方法及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202707.0 | 申请日: | 2007-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6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强;刘厚贵;罗旻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F22D1/16 | 分类号: | F22D1/16;F22D1/50 |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无惧 |
| 地址: | 550004***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排污 扩容 余热 回收 利用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氧化铝厂配套建设的热电厂中的一种余热回收利用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氧化铝工业配套建设的热电厂或电力行业的燃煤发电厂中,锅炉所产生的蒸汽品质的好坏与炉水的含盐量有直接关系。虽然经过除盐的给水含量很小,但是由于炉水的强烈蒸发,炉水的含盐量比给水大得多。为保证蒸汽品质,就要维持炉水的含盐量不得超过一定的数量,所以必须对炉水进行连续排污。但是,这样就引来一系列的矛盾:要维持炉水较低的含盐量,这样就势必要增大排污率,由于炉水温度较高,含有大量热量,若不加以利用而直接排出,就会造成热量的大量损失;热水就白白浪费。所以,如何在维持炉水较低的含盐量的同时,减少热量损失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目前,在现在的热电厂设计中,锅炉连续排污都采用设置连续排污扩容器的方法,但是排出的连排二次汽直接排出厂房外,扩容后的热水直接排入地沟,这样就造成了大量的热量损失和造成大片的白雾而影响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连续排污扩容器的余热回收利用的方法及装置,它可充分利用余热,节约大量的热量,使得锅炉机组的运行更具高效。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锅炉排污水进入一级连续排污扩容器(5)与二级连续排污扩容器(6)依次扩容。二级连续排污扩容器(6)压力较低,排出的二次汽有着一定的热量,就直接经管道(2)进入大气除氧器(1)进行热交换和除氧,供锅炉的重新利用。而一级连续排污扩容器(5)压力稍高,排出的二次汽经管道(4)进入压力除氧器(3)进行热交换和除氧,供锅炉的再次利用。
经过一级连续排污扩容器(5)与二级连续排污扩容器(6)扩容后的锅炉排污水与进入生水予热器(7)的除盐水进行热交换,除盐水经管道(9)送入大气除氧器(1)进行余热的再次利用。
本发明中,在正常的生产情况下,阀门(11)(13)(14)(15)(16)(17)处于全开启状态,阀门(12)处于全关闭状态;在事故状态或维修状态下,阀门(11)(12)(14)(15)(16)(17)处于全开启状态,阀门(13)处于全关闭状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连续排污扩容器的二次汽和与扩容后的锅炉排污水进行热交换的除盐水均接入了除氧器,这样就节约了大量的热量,为锅炉的高效运行提供了保证,减少了运行成本和维修成本,改善了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连接一级连续排污扩容器5与二级连续排污扩容器6的二次汽出口和软水出口,经管道2、4分别接入大气除氧器1和压力除氧器3,一级连续排污扩容器5与二级连续排污扩容器6经过扩容后的热水通过管道8进入生水予热器7进行热交换后再通过管道9把除盐水送入,大气除氧器1进行余热的再次利用。进行完热交换的锅炉排污水直接排至定排扩容器。在管道9、10之间分别安装有阀门11、12、13、14,在压力除氧器3上安装有阀门15,在大气除氧器1上安装有阀门16、17。在正常的生产情况下,阀门11、13、14、15、16、17处于全开启状态,阀门12处于全关闭状态;在事故状态或维修状态下,阀门11、12、14、15、16、17处于全开启状态,阀门13处于全关闭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未经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2027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扬声器设备和用于驱动扬声器的方法
- 下一篇:水汽折流回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