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构建无属性零件的系统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201809.0 | 申请日: | 200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357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发明(设计)人: | 谢玉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F17/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构建 属性 零件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构建无属性零件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模具设计领域中,图档中的零件和模板等信息都是以图元与属性进行关联的形式存储在图档中,而对零件的构建方法就是通过任意的图元或属性查找与之关联的所有图元。模具设计人员在传递设计图档的过程中,很容易将零件的属性丢失,这导致了在拆图过程中无法构建图档中的无属性零件,使得模具设计最后生成结果的环节无法进行,所以对于丢失零件属性的图档,我们必须先将丢失属性的零件找到,然后再将新的属性赋予零件。
目前,设计人员解决这个问题的传统做法是:先通过分层的方式将每个图层中的无属性图元查找到,再对这些无属性图元进行分类,待将所有图层分类完成后,再按照图层中图元的对应关系,将对应在一起的图元定义为一个零件,并赋予这些零件新的属性,然而,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设计人员的经验来完成的,并没有科学的依据来保证结果的正确性,所以导致了检验结果的不准确,而且工作效率也非常低,又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资源。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构建无属性零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从图形数据库中获取一个图档中的所有图元;从所获取的图元中过滤掉不参与构成零件的图元;从过滤剩下的图元中得到所述图档中所有的独立包围集;从所述独立包围集中获取所有最大独立包围集,所述最大独立包围集为包含有其他独立包围集的独立包围集;从各个最大独立包围集中获取包含在其中的独立子包围集;将最大独立包围集和包含在其中的所有独立子包围集构成零件的一个视图;根据上述视图计算出该视图对应的主视图;及根据所计算出的主视图得到该主视图所对应的下视图和右视图,将该零件的主视图、下视图和右视图归为一个整体,构成图档中的一个完整零件。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构建无属性零件的系统,该系统包括主机及图形数据库,该图形数据库用于存储图档中无属性零件的所有图元和零件视图对应算法,所述主机包括:获取模块,用于从所述图形数据库中获取一个图档中的所有图元;过滤模块,用于从所获取的图元中过滤掉不参与构成零件的图元;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从过滤剩下的图元中得到所述图档中所有独立包围集,并从所述独立包围集中获取所有最大独立包围集,然后从各个最大独立包围集中获取包含在其中的独立子包围集,所述最大独立包围集为包含有其他独立包围集的独立包围集;处理模块,用于将最大独立包围集和包含在其中的所有独立子包围集构成零件的一个视图,并根据上述视图计算出该视图对应的主视图,还用于根据所计算出的主视图得到该主视图所对应的下视图和右视图,将该零件的主视图、下视图和右视图归为一个整体,构成图档中的一个完整零件。
相较于现有技术,所述构建无属性零件的系统及方法,为模具设计人员提供了简洁的构建无属性零件的接口,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实现了操作的完全自动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构建无属性零件的系统较佳实施例的硬件架构图。
图2是图1中主机1的功能模块图。
图3是本发明构建无属性零件的方法较佳实施例的作业流程图。
图4是构成独立包围集的图元关系示意图。
图5是具有包含关系的图元构成独立包围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是本发明构建无属性零件的系统较佳实施例的硬件架构图。该系统包括主机1及与其相连的图形数据库2。该图形数据库2用于存储多个图档和零件视图对应算法,该图档中有多个图元,所述零件视图对应算法是用于根据零件的部分视图计算出零件的其他视图,该零件的视图包括:零件的主视图、下视图及右视图。所述主机1用于从图形数据库2中构建出无属性零件。该主机1还连接显示器3、键盘4及鼠标5,作为构建无属性零件的输入和输出设备。
如图2所示,是图1中所述主机1的功能模块图。该主机1包括:获取模块10、过滤模块12及处理模块14。本实施例以图形数据库2中的一个图档为例进行说明。
获取模块10,用于从图形数据库2中获取该图档中的所有图元,所述图元是组成图形的基本单位。
过滤模块12,用于从所获取的图元中过滤掉辅助图元,所述辅助图元是指不参与构成零件的图元,如构成图框的图元、标注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2018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