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镜头模组及其组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201806.7 | 申请日: | 200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331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发明(设计)人: | 陈杰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2 | 分类号: | G02B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镜头 模组 及其 组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镜头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数码相机、摄像机及带有摄像功 能的手机越来越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同时人们也对数码相机、摄像 机及手机摄像功能拍摄物体的影像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即希望拍 摄物体的影像画面清晰。在数码相机、摄像机及手机等摄影装置中, 镜头模组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部件,物体的成像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 决于镜头模组中的各镜片的光轴是否对齐。Alpheus W.Burner等人 在1995年SPIE系统、图像计量学第四次会议(Videometrics IV)上 发表的论文Zoom Lens Calibration For Wind Tunnel Measurements 中揭示了由于镜头模组中的各镜片的光轴不对齐而产生的影响。
镜头模组通常包括镜头座、设置于镜头座的镜筒、以及沿光轴 方向依次固定于镜筒内的镜片和滤光片等光学元件。而影像感测器 元件通常直接封装于所述镜筒底部,与镜筒内的镜片和滤光片等光 学元件配合用于成像。在镜头模组的使用过程中,影像感测器元件 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使得镜头模组内温度出现梯度分布,从而使得 镜片产生由温度梯度变化而引起的热应力,同时由于镜头模组的中 的镜片本身存在内应力,在内应力和热应力的应力作用的影响下, 镜片会发生倾斜和移位,从而偏离镜头模组的光轴方向。镜头模组 中的镜片偏离光轴方向会使得镜头模组的光学调制转换函数 (Mo dulati on Transfer Functi on,MTF)较差,从而使得镜头模组的成 像质量较差。
发明内容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镜头模组及其组装方法,从而防止镜头 模组中的镜片由于应力作用发生倾斜和移位,从而提高成像质量。
以下将以实施例说明一种镜头模组及镜头模组的组装方法。
所述镜头模组,其包括镜头座以及固定于镜头座的镜筒,该镜 筒内设置有光学镜片组,所述光学镜片组包括沿光轴方向交替设置 的多个镜片及多个弹性间隔环,所述多个镜片包括第一镜片及第二 镜片,所述第一镜片包括第一主体部和自第一主体部周边延伸的第 一外围部,所述第一主体部和第一外围部定义一个容置空间,所述 第二镜片包括第二主体部和自第二主体部周边延伸的第二外围部, 所述第二主体部嵌入所述容置空间,第一外围部和第二外围部相配 合,所述多个弹性间隔环包括第一弹性间隔环,所述第一弹性间隔 环设置于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之间。
所述镜头模组,其包括镜头座以及固定于镜头座的镜筒。所述 镜筒内设置有光学镜片组。所述光学镜片组包括沿光轴方向交替设 置的多个镜片及多个弹性间隔环。所述多个镜片包括第一镜片、第 二镜片、第三镜片及滤光片。所述多个弹性间隔环包括第一弹性间 隔环、第二弹性间隔环及第三弹性间隔环。所述第一弹性间隔环设 置于第一镜片与第二镜片之间。所述第二弹性间隔环设置于第二镜 片与第三镜片之间,所述第三弹性间隔环设置于第三镜片与滤光片 之间。
所述镜头模组的组装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多个镜片及多 个弹性间隔环沿光轴方向交替组装到镜筒中,形成设置于镜筒中的 光学镜片组;将组装有光学镜片组的镜筒固定于镜头座,所述镜筒 固定于镜头座时,所述镜筒和镜头座之间的扭矩为30~150牛顿.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组装所得的所述镜头模组,其设置于镜筒中 的光学镜片组包括沿光轴排列的多个镜片及多个弹性间隔环,所述 多个弹性间隔环与所述多个光学镜片交替设置,位于多个镜片之间 的弹性间隔环可吸收镜片产生的各种应力,使得镜片不会因为应力 作用而发生倾斜和移位,从而有效防止镜片偏离镜头模组的光轴方 向,进而提升镜头模组的成像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方案实施例提供的镜头模组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方案实施例提供的镜头模组及其组装方 法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本技术方案实施例提供的镜头模组100,其包括镜 筒10、光学镜片组20及镜头座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2018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