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选择最佳时机捕获影像的系统及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201718.7 | 申请日: | 2007-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8807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 发明(设计)人: | 颜士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3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选择 最佳时机 捕获 影像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影像捕获系统及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可选择最 佳拍照时机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数字影像撷取装置(例如数码相机或数码摄像机) 在拍摄影像或影像时的工作原理是:首先,通过镜头接收光线,然 后被称为CCD(电耦合元件)的摄影元件(有时也使用CMOS传感 器)将所接收的光线转换成电信号,最后将电信号作为数据记录到 内置存储器和存储卡中。拍摄者可通过显示装置显示拍照所得的影 像,或经打印机打印该影像。
目前,典型的数字影像撷取装置已有脸部对焦(Facing Detection)的功能,虽能精确的进行脸部对焦,但在为被拍摄者 (简称“被摄者”)拍摄影像时,由于被摄者的瞬时眨眼、情绪变 动,很可能会在被摄者眨眼的瞬间拍下照片,使得拍摄质量很难保 证,拍摄者需要删除眨眼影像,重新拍摄。如果拍摄者是在事后发 现所拍影像有眨眼情况,且无法进行补拍时,会给拍摄者造成一定 的困扰。传统的数码撷取装置不能识别所拍时刻,不能检测到被摄 者的眼睛是否眨动,因而给拍照者选择拍照的时机造成了很大的困 难。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选择最佳时机捕获影像的系 统,可避免撷取到被摄者眨眼的影像。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选择最佳时机捕获影像的方 法,可避免撷取到被摄者眨眼的影像。
一种选择最佳时机捕获影像的方法,包括步骤如下:利用数码撷 取装置的摄像头对被拍摄者进行一般对焦;定位被拍摄者眼睛中的虹 膜位置;量测所述虹膜的长度和直径,所述虹膜直径是以水平方向量 测虹膜所得到的最大长度,所述虹膜长度是以虹膜直径的起始点作为 起点,向远离虹膜的方向移动距离N后得到一个点,以该点为垂点所 得到的垂线的长度,其中,N为0.5~2毫米;判断该虹膜长度与虹膜 直径之间的比值是否大于或等于一个指定数值;若所述虹膜长度与虹 膜直径之间的比值小于该指定数值,则判定被拍摄者眨眼,返回进行 一般对焦的步骤,否则,若所述虹膜长度与虹膜直径之间的比值大于 或等于该指定数值,则判定被拍摄者没有眨眼,提示对焦成功;捕获 被拍摄者的影像。
一种选择最佳时机捕获影像的系统,该系统包括:人脸检测模 块,用于摄像头进行一般对焦时对待拍摄影像中的被拍摄者进行椭 圆样板对比,以确定被拍摄者的人脸位置;虹膜定位模块,用于在 所述人脸位置建立长方形样板对被拍摄者进行眼睛定位,检查该长 方形样板中是否有对称物体,及在该长方形样板中有对称物体时对 该对称物体的影像进行小波转换,利用小波转换所得到的分布图定 位出被拍摄者眼睛的虹膜位置;虹膜量测模块,用于量测被拍摄者 的虹膜直径和虹膜长度;眨眼判断模块,用于检测虹膜长度与虹膜 直径之间的比值是否大于或等于一个指定数值以判定被拍摄者是否 眨眼,当被拍摄者没有眨眼时通过控制电路控制摄像头提示对焦成 功,及当被摄者眨眼时,通过该控制电路控制摄像头出现闪烁画面 或提示信息,以提示对焦失败;及捕获模块,用于摄像头对焦成功 后,通过控制电路控制摄像头连续捕获被拍摄者的影像,确定虹膜 长度最大的影像为待保留影像,当该待保留影像中被拍摄者的虹膜 长度与所述虹膜直径的比值大于或等于所述指定数值时确定该待保 留影像为最佳捕获影像,并将该最佳捕获影像存入存储电路中。
相较于现有技术,所述的选择最佳时机捕获影像的系统及方 法,利用一个数字影像撷取装置捕获被摄者的影像,通过量测被摄 者虹膜的长度和直径以确定对焦时机,及连续捕获被拍摄者的影 像,通过比较所捕获的影像中虹膜长度的大小,选择虹膜长度最大 的一张与所述虹膜直径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为最佳捕获影像,存储 该最佳捕获影像,可以避免撷取到被摄者眨眼的影像,提高拍摄质 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选择最佳时机捕获影像的系统较佳实施例的硬件 架构图。
图2是本发明虹膜量测程序的结构框图。
图2-1、图2-2、图2-3、图2-4、图2-5是本发明眼睛定位的具 体示意图。
图2-6和图2-7是本发明小波转换后所得到的分布图。
图3是本发明虹膜直径量测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虹膜长度量测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选择最佳时机捕获影像的方法的作业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虹膜定位的具体作业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2017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