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装置及其遮光通风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10201444.1 | 申请日: | 2007-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743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25 |
发明(设计)人: | 吕厚成;黄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5K5/02;G03B2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装置 及其 遮光 通风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遮光通风器,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具有内置光源的电子装置的遮光通风器。
背景技术
具有内置光源的电子装置一般都包括有遮光通风器,以在溢散光源发出的热量的同时,防止光源发出的光溢出该电子装置的壳体。但是现有的遮光通风器并不能完全防止光线的溢散。例如,现有投影机一般都包括一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光源、镜头组件、散热风扇和遮光罩。壳体上设置有入风口和出风口,散热风扇可设置在入风口也可设置在出风口,且位于光源一侧,以散溢光源发出的高热。由于投影机光源发出的光很强,易对眼睛产生刺激,也不利于位于出风口或入风口处的人观看投影内容,为了避免光源发出的光线经由出风口或入风口射出,一般都在入风口或出风口处设置一百叶式遮光罩。该百叶式遮光罩中相邻的页片在垂直排气孔平面的方向上的投影部分重叠,以实现遮光目的。然而,仍然会有部分光线从该百叶式遮光罩的页片间的缝隙间散溢出来,遮光效果并不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内部光线向外溢漏的电子装置。
此外,还有必要提供一种能有效挡光的遮光通风器。
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光源和散热器。其中,壳体相对光源的两侧开有两个通风孔。散热器位于一通风孔处。至少一通风孔处设置有遮光通风器。所述遮光通风器具有一中心平面,该中心平面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平行排列的第一遮光片和第二遮光片。所述中心平面与所述多个第一遮光片所在的多个平面相交,形成多个第一相交线。所述中心平面与所述多个第二遮光片所在的多个平面相交,形成多个第二相交线。所述第一相交线与所述第二相交线平行且交替排列。所述中心平面到所述第一遮光片所在平面存在第一角,到所述第二遮光片所在平面存在第二角。且,所述第一角和第二角中一个为锐角,另一个为钝角。
一种遮光通风器具有一中心平面,该中心平面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平行排列的第一遮光片和第二遮光片。所述中心平面与所述多个第一遮光片所在的多个平面相交,形成多个第一相交线。所述中心平面与所述多个第二遮光片所在的多个平面相交,形成多个第二相交线。所述第一相交线与所述第二相交线平行且交替排列。所述中心平面到所述第一遮光片所在平面存在第一角,到所述第二遮光片所在平面存在第二角。且,所述第一角和第二角中一个为锐角,另一个为钝角。
本发明所述电子装置具有一遮光通风器,该遮光通风器包括多个第一遮光片和第二遮光片,第一遮光片和第二遮光片非对称排布,且第一遮光片和第二遮光片分别与中心平面形成锐角和钝角,可有效阻挡电子装置内的光线通过壳体上的出风口或入风口散溢出来。又,第一遮光片和第二遮光片非对称排布,使得相邻的第一遮光片或第二遮光片之间的距离可以增大,从而增大了热风风道的空间,增加散热效率。除此之外,当该遮光通风器设置在出风口处时,可混合出风口处的风流,从而降低出风口出的温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一较佳实施方式中电子装置的内部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电子装置的遮光通风器的立体图。
图3为图2所示遮光通风器的俯视图。
图4为图2所示遮光通风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电子装置的内部结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电子装置100包括壳体10,以及设置于壳体10内的光源30和散热器50。电子装置100可以是投影机等具有内置光源30、且需要溢散光源30发出的热量的各种电子设备。本实施方式以投影机为例进行说明。
可以理解的是,当电子装置100为投影机时,该电子装置100还包括投影镜头和将光源发出的光传递到投影镜头的镜头组件(图中未示出),在此不加以赘述。
光源30用于产生电子装置100工作所需的光能。壳体10相对光源30两侧的侧壁上开有作为通风孔的入风口14和出风口12。入风口14处设置散热器50。散热器50为风扇或鼓风机。出风口12处设置有遮光通风器70。光源30位于散热器50与遮光通风器70之间,这样,散热器50启动后所产生的气流可将光源30产生的热量从出风口12处带出。
如图2所示,遮光通风器70包括固定板76和固定于固定板76上的多个第一遮光片72和第二遮光片74。遮光通风器70通过固定板76两端的安装孔762配合螺钉(图中未示出)固定于出风口12处的壳体10上。当然,还可通过扣接、焊接等方式将遮光通风器70固定安装到出风口12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2014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