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相机把手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201210.7 | 申请日: | 2007-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915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忆慈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17/02 | 分类号: | G03B17/02;G03B17/56;H04N5/2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相机 把手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把手,尤其涉及一种拍摄照片时能使相机不易发生抖动的相机把手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相机应用日益广泛,同时也日渐趋向于小型化。图像模糊是摄像中常见的问题,然而,一种最常见的导致图像模糊的原因在于操作者造成的相机振动。因为,相机小型化使得使用者在手持它们进行照相时,不能稳定地握持住相机,则容易在拍照对手会晃动导致相机发生振动,如此,物体相对于光接收表面的图像形成位置发生变化,从而使图像上下滚动,结果是所拾取的图像不清晰。从而造成图像模糊或者底片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在拍摄照片时能使相机不易发生抖动的相机把手及其制造方法。
一种相机把手,其包括一个底板、一个可塑性材质及一个保护膜。所述保护膜包覆住所述可塑料性材质并固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可塑性材质为碳酸钙粉末或二氧化钛粉末中的一种或者是两者的混合物,或为惰性泡棉,所述保护膜为具有弹性的硅橡皮做成。
一种相机把手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将一保护膜覆盖一底板的一面,该底板的另一面具有通孔,该通孔裸露于保护膜外;
将固设在一起的保护膜与底板放置于一治具内,所述治具为一凹槽结构,该治具开设有至少一个抽气孔,该保护膜位于治具抽气孔侧;
通过所述治具开设的抽气孔抽取空气,使保护膜与底板间形成一个空间;
将可塑性材质通过所述底板的通孔填满至所述空间内;
封闭所述底板上的通孔。
一种相机把手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治具,所述治具为一凹槽结构并具有一槽口,将一保护膜铺设于治具的槽面;
将一可塑性材质放置于所述治具内的保护膜上;
将一底板卡设于所述治具的槽口位置;
将保护膜固设于底板上。
所述相机把手由可塑性材质做成,其固设于相机的外壳上,所述相机把手可以依人手型调整改变形状,如此可增加握持感及稳定性,减小拍照时手会晃动,从而提高图像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相机把手固设于相机外壳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相机把手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相机把手制造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相机把手把保护膜组装至底板的组装剖示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制造相机把手的治具的剖示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相机把手把背板组装至底板的组装剖示图;
图7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相机把手结构的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相机把手组装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制造相机把手的治具的剖示图;
图10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相机把手把可塑性材质与保护膜组装至一起的组装剖示图;
图11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相机把手把组装在一起的可塑性材质及保护膜与底板组装为一体的组装剖示图;
图1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相机把手把背板组装至底板的组装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一并参阅图1与图2,为本明第一实施例的相机把手10,该相机把手10形状为半椭圆弧状,其固设于相机100的外壳70上。所述相机把手10包括:一个底板13,胶体15、一个保护膜11、一个可塑性材质17及一个背板16。
所述底板13具有一承载面133,所述底板13的四周边缘沿垂直于底板13的承载面133方向延伸有多个相互交接的凸缘131,所述多个凸缘131围成一空腔。所述底板13的承载面133开设有至少一个贯穿的通孔132。实际应用中,所述凸缘131也可以是所述底板13的四周边缘沿垂直于底板13方向延伸的一个整体凸缘,并不限于本实施例。
所述胶体15为软胶或双面胶中的一种。本实施例中,所述较体15涂布于所述凸缘131及底板13的承载面133上。
所述保护膜11为具有弹性的硅橡皮做成。所述保护膜11通过所述胶体15固设于所述底板13的部分承载面133上,以不盖住底板13的通孔132为限。即,所述通孔132裸露于所述保护膜11外。所述保护膜11的长度远大于所述底板13的长度,使该保护膜11四周固设于所述底板13后形成一空间12。
所述可塑性材质17由粉末状材质组成,其可以是碳酸钙粉末或二氧化钛粉末中的一种或者是两者的混合物,或是其他一些具有可塑性的粉状材质。所述可塑性材质17通过所述底板13的通孔132填满于所述空间12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2012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直接食用的生海参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曝光驱动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