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物组合物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201149.6 申请日: 2005-12-09
公开(公告)号: CN101138563A 公开(公告)日: 2008-03-12
发明(设计)人: 孙娟;孙忠厚;田绍兰 申请(专利权)人: 济南康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1/4045 分类号: A61K31/4045;A61K45/06;A61K31/405;A61K31/4164;A61K31/7048;A61K33/08;A61P1/0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50100山东省济南市华***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治疗 消化 性溃疡 药物 组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物组合物,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研究背景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病变局限于胃及十二指粘膜。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环境变迁,人口结构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主要因吸烟、饮酒、情绪紧张、药物刺激等引起的消化性溃疡发病率逐渐增高,成为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基于这些原因,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因此发明一种安全有效的抗消化性溃疡药物已受到极大关注,并成为目前药物研究开发的重点和热点之一。

多年来一直认为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主要因为胃酸过度分泌所致。所以在治疗方面主要是抑制胃酸分泌。目前通过抑制胃酸分泌而治疗消化系统溃疡的药物很多,包括组织胺受体拮抗剂、抗酸药和H+-K+ATP酶(又称质子泵)抑制剂等。最新的研究发现,胃酸过度分泌并非溃疡形成的主要原因,其中幽门螺旋菌感染在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形成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幽门螺旋菌感染及胃酸过度分泌二者相互促进,因此,长期以来,单纯通过抑制胃酸分泌来治疗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效果并不十分理想。除此之外,幽门螺旋菌感染与胃癌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有效抑制幽门螺旋菌感染不仅可以有效治疗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对预防胃癌发生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除此之外,新的研究结果表明,胃及十二指粘膜损伤与局部氧代谢异常有关。在胃溃疡活动期,溃疡粘膜周边的过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明显降低,而在胃溃疡愈合期,胃溃局部SOD的活性较其周边正常粘膜明显增高(见Naito Y等;J Clin Gastroenterol.1992;14 Suppl 1:S131-4)。

胃酸分泌乃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其中,组织胺、胃泌素和乙酰胆硷等可以刺激胃壁细胞的活性,胃泌素和乙酰胆硷对胃壁细胞除了直接作用外,还可促进胃粘膜细胞释放储存的组织胺。因此,组织胺乃胃酸分泌的重要介导者。导致胃酸分泌的另一个重要步骤是发生在壁细胞上的膜的转形。当细胞被刺激后,细胞内的管囊融合并在顶质膜上形成一个膨胀的分泌小管,其中有H+/K+-ATP酶。通过这一方式,H+/K+-ATP酶(质子泵)将H+与K+交换,最终介导胃酸分泌。因此,组织胺是胃酸分泌的重要介导者,而位于胃壁细胞的管状囊泡和分泌管膜上H+/K+-ATP酶(质子泵)参与胃酸分泌的最后一个环节。单纯抑制其中一个环节对胃酸分泌会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效果不明显。增大剂量将会受到毒性反应的限制,剂量不够或治疗不规律将会导致病情复发。

组织胺受体拮抗剂能抑制胃酸分泌,虽然对胃酸分泌的影响比对其它生理功能的影响更强,但由于组织胺受体还存在于许多其它组织,包括血管、气管平滑肌及右心房等,因此该类药物对循环、呼吸及中枢神经系统有较明显的副作用。如西咪替丁和雷尼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效果不够理想。容易导致溃疡复发。H+/K+-ATP酶抑制剂,即质子泵抑制剂(PPI)是一类新型的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此类药物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较强,但在酸性环境下不够稳定,因此,治疗效果难以巩固。另外,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还可通过启动胃窦反馈机制而引起高胃泌素血症(Arnold R et al.,1986;Creutzfeldt W et al.,1986;Larsson H.,1986),继而引起胃体的弥漫性内分泌细胞增生,为类癌特征(Ekmanet al.,1985)。因而长期单独应用H+/K+-ATP酶抑制剂受到很大限制,剂量不够或治疗不规律将会导致溃疡反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消化系统溃疡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不仅通过有效清除氧自由基而发挥其对胃及十二指粘膜的保护作用,还可对其他治疗消化系统溃疡药物具有增效作用。因而在有效缓解氧自由基代谢异常引起的粘膜损伤的基础上促进消化系统溃疡的愈合。

本发明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物组合物主要成分为褪黑素(melatonin,降黑素)或L-色氨酸与幽门螺旋菌抑制剂或胃酸分泌抑制剂的组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康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济南康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2011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