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具协同设计系统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200382.2 | 申请日: | 2007-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155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常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H04L2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协同 设计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具协同设计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经济的全球化,给企业带来了无限商机,同时也给企业的设计和生产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一方面,客户个性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质量、交货期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另一方面,跨区域的设计和生产活动又给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企业必须采用新的技术进行跨区域协同作业,以压缩产品生命周期,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
对于模具设计而言,早期的设计都是一对一的作业模式,即由单人独立完成。随着设计要求的提高,模具设计开始向多人设计发展,多个设计者之间在模具设计过程中依靠传统的方式沟通:当一个设计者完成自己的那部分设计后,将设计图档以人工方式送给下一个设计者,如此重复,直至完成整个模具设计。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不同设计者之间已经可以利用网络来传输设计图档。由于目前尚未有支持模具协同设计的系统或方法,设计者只能通过网络相互传输各自的设计图档,再由其中一个设计者来整合这些图档;或者其中一个设计者将自己的设计图档完成之后再传给下一个设计者继续设计。
以上的模具设计方式无疑增长了模具的设计时间,并且无法体现模具协同设计的优势。如此,存在如下不足之处:一是效率低下,图档的传输浪费了大量时间;二是图档修改困难,在设计过程中发现的图档错误很难修改。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模具协同设计系统,其可快速方便地实现模具的协同设计。
鉴于以上内容,还有必要提供一种模具协同设计方法,其可快速方便地实现模具的协同设计。
一种模具协同设计系统,该系统包括客户端、服务器及数据库,所述客户端包括新建模块、处理模块及更新模块,所述服务器包括发送模块、接收模块及整合模块,其中:所述的新建模块,用于新建一个空的模具图档并设定相关参数,及将所述模具图档上传至服务器;所述的发送模块,用于根据设定的相关参数将该模具图档分段,并将分段后的图档发送给客户端对应的设计者;所述的处理模块,用于向服务器发送整合消息,获取所述设计者的所有设计图档,并将所述设计图档发送至服务器;所述的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该整合消息及上述发送的设计图档;所述的整合模块,用于整合接收的设计图档,并将完成整合的设计图档存储到数据库;所述的发送模块还用于将所述完成整合的设计图档分别发送给所述设计者;及所述的更新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完成整合的设计图档,及将设计者原来的设计图档更新为上述完成整合的设计图档。
一种模具协同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新建一个空的模具图档并设定相关参数,将所述模具图档上传至服务器;(b)根据设定的相关参数将该模具图档分段,并将分段后的图档发送给客户端对应的设计者;(c)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整合消息,获取所述设计者的所有设计图档,并将所述设计图档发送至服务器;(d)服务器接收该整合消息及上述发送的设计图档;(e)整合所接收的设计图档,并将完成整合的设计图档存储到数据库;(f)将所述完成整合的设计图档分别发送给所述设计者;(g)客户端接收所述完成整合的设计图档,并对设计者原来的设计图档进行备份,及将所述原来的设计图档更新为上述完成整合的设计图档。
所述模具协同设计系统及方法,能够快速方便地实现模具的协同设计。因而,可以缩短模具的设计时间,提高模具的设计效率,方便设计图档的修改,并且充分体现模具协同设计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模具协同设计系统较佳实施例的硬件架构图。
图2是图1中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的关联图。
图3是本发明模具协同设计方法较佳实施例的作业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所示,是本发明模具协同设计系统的运行环境示意图。该模具协同设计系统安装于主从式架构(Server/Client)内。该主从式架构包括服务器101、数据库102和多个分散的客户端(仅示出111、112、113及115)。以上所述各设备通过网络104相连,从而实现各设备间协同工作。
其中,所述客户端111、112、113及115是系统应用的接口,负责提供交互式使用者界面,以便于多个设计者对模具图档进行协同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2003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