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烹饪器具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199885.2 | 申请日: | 2007-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429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 发明(设计)人: | 金远泰;柳承喜;朴炳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LG电子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0;A47J36/24 |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浴月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烹饪 器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烹饪器具,尤其涉及一种能有效冷却其电加热元件的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烹饪器具通常加热和烹饪食物。这样的烹饪器具根据其所使用的热源的类型而被分为燃气烹饪器具和电烹饪器具。
烹饪器具包括:加热单元,其用于利用电或燃气来产生热量;壳体,其用于容置该加热单元;以及板,其设置于该壳体上。用于盛放食物的食物容器放置在该板上,然后通过该加热单元所产生的热量来烹饪所述食物。
多个电元件设置在该烹饪器具内以用于烹饪器具的操作。
然而,在烹饪器具的相关领域内,由于电元件不能被有效地冷却,所以烹饪器具会由于过热的电元件和/或极度过热而发生故障和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该烹饪器能有效地冷却电加热元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烹饪器具包括:至少一个加热元件;散热器,其连接至加热元件以散发由加热元件所产生的热量;冷却风扇,其位于该散热器的一侧以将冷却空气吹向该散热器;以及流体导向器,其覆盖该散热器的至少一部分并引导所述冷却空气的一部分流向该散热元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案,烹饪器具包括:基座;电元件,其位于该基座内;散热器,连接至该电元件并包括多个加热片;第一冷却通道,其限定在每两个紧邻的散热鳍片之间;流体导向器,其限定了与第一冷却通道相隔开的第二冷却通道,以冷却该电元件;以及冷却风扇,其将冷却空气吹入第一冷却通道和第二冷却通道。
通过阅读下文给出的详细描述,将会清楚本发明的其它应用范围。然而,应当理解,所给出的表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具体示例仅用于示例说明,因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详细描述,将会清楚本发明范围内的各种变化和改型。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给出的详细描述和附图,将会更充分地理解本发明,这些详细说明和附图仅用于示例说明,而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冷却单元的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流体导向器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冷却空气流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冷却单元的剖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流体导向器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冷却空气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其中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应当指出,这些附图应当沿附图标记的取向的方向观察。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立体图。
参照图1,根据所示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包括:壳体10、板40、感应加热单元30、至少一个换向模块20、至少一个冷却单元50以及控制器12。板40位于壳体10的上方,且烹饪容器可设置在该板上。感应加热单元30位于由壳体10和板40限定的空间内。换向模块20向感应加热单元30供应交流电源。冷却单元50使换向模块20的电元件23中的电加热元件25冷却。控制器12控制烹饪器具1的操作。
具体而言,壳体10形成为顶部敞开的箱形。冷却空气吸入口11和冷却空气排出口13形成于壳体10的前部,并且冷却空气排出口13与冷却空气吸入口11隔开预定距离。
通过冷却空气吸入口11吸入的冷却空气经过冷却单元50,然后通过冷却空气排出口13排出。
换向模块20安装在壳体10内。换向模块20包括电路板21和多个形成于该电路板21上的电元件23(包括电加热元件25)。
电元件23中具有较大热值的电加热元件25联接至冷却单元50,以下将对此进行描述。
感应加热单元30位于换向模块20的上方。感应加热单元30包括至少一个基座31和至少一个感应线圈32。感应线圈32的接线端33电连接至换向模块20上。感应加热单元30将由换向模块20供应的高频直流电流转换为直流磁场,并为板40提供直流磁场。云母片(未示出)设置在感应线圈32和基座31之间。
云母片位于感应加热单元30的上方,以防止由烹饪器具1产生的热量被传递到下面将要描述的铁素体(ferrite)。铁素体(未示出)位于云母片之下,以扩散(diffuse)由感应线圈32产生的直流磁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电子株式会社,未经LG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998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柴油车多种流量进油节油开关
- 下一篇:钢塑暖气热水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