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填料,其生产方法,及化妆品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199759.7 | 申请日: | 2007-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400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 发明(设计)人: | 野口民生;渡边幸隆;佐佐木富美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默克专利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C3/00 | 分类号: | C09C3/00;C09D7/12;C08K9/00;A61K47/02;A61Q1/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龙传红 |
| 地址: | 德国达***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填料 生产 方法 化妆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多种用途的填料。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 化妆品,特别是适合用于粉底化妆品的填料。
[背景技术]
在化妆型化妆品中,用于皮肤的粉底化妆品总是需要具有舒适和良好的触 觉且对皮肤具有优良的粘附性并持续较长时间(Material Technology(日文 ZAIRYO GIJYUTSU)16(2),64(1998))。在粉底化妆品中使用薄片状云母,这 是由于其可以具有优良的延展性和粘附性并能够产生舒适感(Journal of Society of Powder Technology,日本,21,(9),565,(1984))。然而,由于 当云母与油混合时显示出不自然的光泽,所以并不优选单独使用云母。为了降低 该光泽,本发明人提出了一种用于粉底化妆品的填料,包括表面用金属氧化物 细小颗粒包衣的云母并具有称为软焦点的特性,其提高了表面的光散射特性。 例如,日本专利公布号H2-42388(专利文献1)和日本专利公开号H5-287212 (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填料,包括表面用含细小聚集二氧化钛的硫酸钡颗 粒和二氧化钛颗粒包衣的云母。日本专利公开号2001-098186(专利文献4)公 开了一种填料,包括用球状微粒二氧化硅和二氧化钛颗粒包衣的云母。
在最近的流行中,需要一种具有被视为美丽肌肤的要素的透明性、改善皮 肤色调、获得更自然的化妆,并具有更高的遮蔽皱纹作用的粉底化妆品,以提 供健康美(参见例如J.Soc.Cosmet.Chem.Jpn.39(3),201-208,(2005)(非 专利文献1);Skin and Beauty(日文HIFU TO BIYO),124(4),4080(1992) (非专利文献2);以及Surface(日文HYOMEN),30(9),703(1992)(非专利文 献3))。也就是说,作为粉底化妆品的光学功能,已需要该粉底化妆品具有能够 用薄膜覆盖不规则的皮肤颜色、皱纹等的性质,并带来光亮的和自然的外观 (finish)。此外,粉底化妆品施用于皮肤所以需要具有使用时的良好感觉。
到目前为止已经研究了许多种包含在粉底化妆品中以增强粉底化妆品的功 能性的填料。特别是二氧化钛包衣的云母已经受到关注,其为一种具有干涉色 的珍珠珠光颜料,它可以通过自身的透射光来遮盖不规则的皮肤颜色和皱纹。 但是,二氧化钛包衣的云母使皮肤产生不自然的光泽。为减少光泽,已知的是 将用于光散射的硫酸钡或聚合物的细小颗粒分散的沉积在二氧化钛包衣的云母 上(FRAGRANCE JOURNAL,34(2)67(2006)(非专利文献4)和FRAGRANCE JOURNAL, 28(5)13(2000)(非专利文献5))。然而,这些填料仅仅是预期用于表面的光 散射,并由此不具有透明性且引起面部化妆中的发白或粉状外观的问题。
已提出具有较好透明性的填料,其包括一种包含两种或多种类型的分别具 有不同折射率的无机氧化物的无机复合粉末,其顺序层合且具有最大折射率的 无机氧化物位于薄片状基质例如云母上的底层(WO99/49834(专利文献5)),一 种包含核-壳结构的层合型干涉球状颜料,其中具有低折射率的金属氧化物和具 有高折射率的金属氧化物交替分层(日本专利公开号2003-55573(专利文献6)), 一种紫外线阻断复合材料,含有低折射率的二氧化硅和高折射率二氧化钛交替 包衣的云母(J.Soc.Cosmet.Chem.Jpn.40(1)34(2006)(非专利文献6)), 以及一种表面由半透明层包衣的填料,例如一种其薄片状基质例如云母被氧化 铁包衣,然后再用二氧化硅包衣的填料(FRAGRANCE JOURNAL,34(2)74(2006) (非专利文献7))。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告号H2-42388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号H5-287212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公告号H8-13943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公开号2001-098186
[专利文献5]WO99/49834
[专利文献6]日本专利公开号2003-55573
[非专利文献1]J.Soc.Cosmet.Chem.Jpn.39(3),201-208,(2005)
[非专利文献2]Skin and Beauty(日文HIFU TO BIYO),124(4),4080 (199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默克专利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默克专利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997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