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模块及其具有分隔壁的灯管定位座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199567.6 | 申请日: | 2007-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9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 发明(设计)人: | 袁世骏;陈政传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H01R33/08;F21V21/08;F21V21/00 |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潘培坤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块 及其 具有 隔壁 灯管 定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灯管定位座及包含此灯管定位座的背光模块;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分隔壁的灯管定位座及包含此灯管定位座的背光模块。
背景技术
由于液晶显示面板(LCD Panel)厚度薄、质量轻且携带方便,相较于CRT显示器,其具有低辐射的优点,使得近年来对该液晶显示面板的需求快速增加。特别是背光模块(Backlight Module),其为液晶显示面板的关键性零组件之一。随着液晶显示器制造技术的提高,背光模块更朝向薄形化、高亮度及降低成本的市场方向发展。为保持液晶显示器未来市场的竞争力,开发与设计出更优质的背光模块,是未来需要努力的方向。
一般而言,目前背光模块普遍采用阴极射线管等灯管作为背光光源。如图1所示,传统的直下式背光模块包含背板10,背板10上则设置有灯管连接座30。灯管50于背板10的内面连接于灯管连接座30,再经过导线70穿过灯管连接座30连接至背板10底面上的逆变器(Inverter)90。为节省生产成本及时间,每个灯管连接座30上通常连接有两根灯管50,因此灯管连接座30的背侧有两根导线同时伸出并连接至逆变器90。
逆变器90通常设置于一电路基板95上,电路基板95再锁固于背光模块的背板10底面。为顾及电路基板95的尺寸,通常并非所有灯管连接座30均能与对应的逆变器90对齐。为使灯管50顺利与逆变器90耦接,往往需弯折导线70自背板10底面伸出的部分,因此使相邻的导线70有接触的可能。此外,即便灯管连接座30的位置与逆变器90对齐,相邻导线70还是可能在组装过程中受力弯折而产生接触的状况。由于导线70用于传导高压电流,故当相邻导线70接触时,即有可能造成短路及火花现象。此外,虽然一般导线70均有绝缘外皮保护,然而绝缘外皮也有破损的可能。因此当相邻导线70产生接触状况时,背光模块整体发生故障的机率即大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管定位座及包含此灯管定位座的背光模块,可减少灯管导线接触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管定位座及包含此灯管定位座的背光模块,可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包含:一底板,其上具有至少一个嵌孔;一灯管定位座,包含:一座体,嵌合于该底板的该嵌孔,该座体具有相背的一顶面及一底面;其中该座体形成有多个穿线孔,所述的多个穿线孔分别贯穿该座体;多个灯管连接部,设置于该座体的该顶面上,并分别对应于该多个穿线孔于该顶面上形成的开口;和至少一个分隔壁,设置于该座体的该底面上;其中该分隔壁的底端与该座体连接的位置位于相邻两个穿线孔分别于该底面上形成的开口之间;多根灯管,每个灯管具有一连接于对应的灯管连接部的连接端;以及多根导线,分别耦接所述多根灯管的连接端,并分别经过所述多个穿线孔自该顶面延伸至该底面;其中相邻该导线于该底面穿出的部分分别位于该分隔壁的两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背光模块,一种灯管定位座,供设置于一背光模块中,包含:一座体,具有相背的一顶面及一底面;其中该座体形成有一第一穿线孔及一第二穿线孔,所述的第一穿线孔及第二穿线孔分别贯穿该座体,该第一穿线孔及该第二穿线孔分别于该顶面及该底面上形成一开口;一第一灯管连接部,设置于该座体的该顶面上,并对应于该第一穿线孔于该顶面上形成的该开口;一第二灯管连接部,设置于该座体的该顶面上,并对应于该第二穿线孔于该顶面上形成的该开口;以及至少一个分隔壁,设置于该座体的该底面上;其中该分隔壁的底端与该座体连接的位置位于该第一穿线孔及该第二穿线孔分别于该底面上形成的该开口之间。
也就是说,本发明的背光模块包含底板、灯管定位座、多根灯管及多根导线。底板上具有至少一个嵌孔;灯管定位座则与底板的嵌孔嵌合,以固定其与底板的相对位置。每一个灯管定位座上连接有至少两根灯管,灯管连接灯管定位座的一端并与导线连接,以提供灯管所需的电源。
灯管定位座包含座体、第一灯管连接部、第二灯管连接部及至少一个分隔壁。座体上形成有第一穿线孔及第二穿线孔,所述的两个穿线孔分别贯穿座体。第一灯管连接部与第二灯管连接部均设置于座体的顶面上,且其位置分别对应于第一穿线孔与第二穿线孔于顶面上开口的位置。分隔壁设置于座体的底面上,其底端与座体连接的位置位于第一穿线孔与第二穿线孔于顶面上的开口之间,即第一穿线孔与第二穿线孔于底面上的开口分设于分隔壁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995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氟硅橡胶义齿软衬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场发射显示器





